中醫疾病

艾灸後起泡是什麼原因

艾灸是中醫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的方法, 並且很多人都比較喜歡使用艾灸進行治療, 但是在進行艾灸的時候也是會有一些情況發生的, 比如在艾灸的時候出現被燙傷的現象, 或者是在艾灸的時候沒有什麼反應, 但是在艾灸之後卻出現了在艾灸的部位出現了很多的泡泡, 並且有的人泡是又小又密集的, 有的人則是比較大的泡。

施灸過量

可能是這次艾灸時間太長了, 灸量過頭了, 這種情況應該減少施灸的次數或縮短單次的艾灸時間。

平時身體沒有病痛的話, 建議每隔5-7天艾灸保健穴即可, 每穴位3-5鐘左右。 如果有傷風感冒等病痛, 或身體寒症較重, 可以艾灸相應的穴位, 時間可以長一點, 5-15分鐘都可以。 無病痛的情況下, 不要每天艾灸, 易上火(口乾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

排毒反應

正常人艾灸一般是很少起泡的, 只有百分之幾的人會起泡。 但對於有些人, 寒濕氣重等, 有病氣要排除, 可能會起泡。 這是艾灸起水泡最常見的原因。 濕氣、寒氣重, 經絡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 是身體裡病邪往外發的表現。 濕寒之氣屬於邪, 陽氣屬於正, 正要把邪逼出來, 就會出現灸花。 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

灸花就是這個通道。

燙傷起泡

艾灸可能也有失手的時候。 比如用艾條一隻手直接熏足三裡, 另一隻手玩手機。 看到某條興奮的消息, 拿艾條的手一下子杵到了肉上。 一聲吱吱地燒肉聲, 起了個大水泡。 不過, 如果你是因為懸灸或者溫和灸,

艾條離著皮膚“十裡之遠”, 也收穫一兩個水泡, 這便不能叫著燙傷(因為火沒有直接燙到皮膚)。

從水泡顏色辨體內濕氣

1、如果水泡是無色的, 說明是寒濕。

2、如果水泡是黃色的, 說明有鬱熱的表現

3、如果水泡是血水樣, 說明體內濕毒很盛!

4、艾灸的地方發癢, 是該部位是有風邪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