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調氣養神湯的功效與作用

調氣養神湯是一種中藥方劑, 能起到增強身體免疫力, 調理機能的作用, 那麼你知道調氣養神湯要用到哪些藥材原料嗎?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 龍眼肉24克 柏子仁15克 生龍骨(搗碎)15克 生牡蠣(搗碎)15克 遠志(不炙)6克生地黃18克 天門冬12克 甘松6克 生麥芽9克 菖蒲6克 甘草4.5克 鏡面朱砂0, 9克(研細, 用頭次煎藥湯兩次送服)

【功能主治】 滋血養神, 清心調肝。 主思慮過度, 傷其神明;或因思慮過度, 暗生內熱, 消耗心肝之血, 以致心火肝氣, 上沖頭部, 擾亂神經, 知覺錯亂, 以是為非, 以非為是, 而不至於瘋狂過甚者。

【用法用量】 磨取鐵銹濃水煎藥。

【備註】 此乃養神明, 滋心血, 理肝氣, 清虛熱之方也。 龍眼肉色赤人心, 且多津液, 最能滋補血分, 兼能保和心氣之耗散, 故以之為主藥。 柏子仁善養肝, 兼能鎮肝(水能養木, 兼能鎮木), 又與龍骨、牡蠣之善於斂戢肝火、肝氣者同用, 則肝火、肝氣自然不挾心火上升, 以擾亂神經。 用生地黃者, 取其能瀉上焦之虛熱, 更能助龍眼肉生血。 用天門冬者, 取其涼潤之性, 能清心寧棹, 即以開燥痰。 用遠志、菖蒲者, 取共能開心竅, 利痰涎, 且能通神明。 用朱砂、鐵銹水者, 以共皆能鎮安神經, 又能定心平肝。 用生麥芽者, 誠以肝為將軍之官, 中寄相火, 若但知斂之鎮之, 或激動共反應之力, 故又加生麥芽, 以將順其性。 蓋麥芽炒用能消食, 生用則替舒肝氣。

至子甘松, 中醫用之以清熱、開瘀, 逐痹;西醫則推為安養神經之妙藥, 而兼能治霍亂轉筋。 蓋神經不失其所司, 則筋可不轉, 此亦足見安養神經之效。

【摘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 龍眼肉8錢, 柏子仁5錢, 生龍骨(搗碎)5錢, 生牡蠣(搗碎)5錢, 遠志(不炙)2錢, 生地黃6錢, 天門冬4錢, 甘松2錢, 生麥芽3錢, 菖蒲2錢, 甘草1錢半, 鏡面朱砂(研細, 用頭次煎藥湯2次送服)3分。

【功能主治】 養神明, 滋心血, 理肝氣, 清虛熱。 主其人思慮過度, 傷其神明, 或更因思慮過度, 暗生內熱, 其心肝之血, 消耗日甚, 以致心火肝氣, 上沖頭部, 擾亂神經, 致神經失其所司, 知覺錯亂, 以是為非, 以非為是, 而不致於瘋狂過甚者。

【用法用量】 磨取鐵銹濃水煎藥。

【各家論述】 龍眼肉色赤入心, 且多津液,

最能滋補血分, 兼能保和心氣之耗散, 故以之為主藥;柏樹杪向西北, 稟金水之精氣, 其實采于仲冬, 飽受霜露, 且多含油質, 故善養肝, 兼能鎮肝(水能養木, 金能鎮木), 又與龍骨, 牡蠣之善於斂戢肝火、肝氣者同用, 則肝火肝氣自不挾心火上升, 以擾亂神經也;用生地黃者, 取其能瀉上焦之虛熱, 更能助龍眼肉生血也;用天門冬者, 取其涼潤之性, 能清心寧神, 即以開燥痰也;用遠志、菖蒲者, 取其能開心竅, 利痰涎, 且能通神明也;用朱砂、鐵銹水者, 以其皆能鎮安神經, 又能定心平肝也;用生麥芽者, 誠以肝為將軍之官, 中寄相火, 若但知敏之鎮之, 或激動其反應之力, 故又加生麥芽, 以將順其性, 蓋麥芽炒用能消食, 生用則善舒肝氣也。 至於甘松,
用之以清熱、開瘀、逐痹, 兼有安養神經之效。

【摘錄】 《衷中參西》上冊

總得來說調氣養神湯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製劑, 因此在臨床的應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 因為採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製成, 副作用很小, 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