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讓頸部肌肉鬆弛的方法

對頸椎病患者來說, 總是感覺頸部的肌肉特別的僵硬, 這時候會感到特別的不舒服, 甚至引起頭暈噁心等現象, 出現這樣的情況, 應該及時使頸部的肌肉得到一定的鬆弛, 即可以通過一定的運動鍛煉的方法來達到, 同時平時也可以多做一些按摩推拿的方法來進行緩解。

讓頸部肌肉鬆弛的方法

這個動作是透過頸部肌肉用力伸展, 刺激頸部動脈血管, 使血流加速, 頭、頸周圍肌群放鬆, 恢復肌肉的柔軟與彈性, 同時經由冥想集中思維、脫離緊張、焦慮, 使腦部細胞功能正常運作。 在執行這個動作時, 要注意配合深呼吸, 研究指出, 深呼吸有助於放鬆, 可降低肌肉緊張度。 肌肉放輕鬆, 養分就暢行無阻了。

1. 保持雙肩平衡, 挺背收腹。

2. 將右手扶在左耳上。

3. 將頭微傾至右邊, 並以右手輕按住左耳, 保持腹、腰挺直, 雙肩平衡。 這樣可以擴張頸動脈, 增加血液迴圈,

使腦部獲得氧氣。

4. 右手指按住左耳向下壓, 同時左肩朝外用力伸直, 停住10~15秒, 能使肩部肌群伸展, 促進肩膀柔和。

5. 鬆開頭與手臂, 還原, 深吸一口氣後吐氣。 這樣緊繃後再鬆開, 並進行深度呼吸, 能立即感受頭部的輕鬆與局部肌肉的解放。

脖子肌肉僵硬形成原因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
頸椎位於頭顱與胸廓之間, 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要做頻繁的活動, 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而發病。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 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 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 甚至破裂。 頸椎間盤變性後, 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 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 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 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 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 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 當頸椎活動時, 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 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
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 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 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頸部僵硬如確診為頸椎病, 須及時治療, 頸椎病在中醫屬痹病範疇, 狹義的痹病, 即指肢體經絡痹病, 為常見病, 發病率高。 求治于中醫者多,
療效亦佳, 如頸複康顆粒, 其可祛風散寒、燥濕通絡、養血活血、化瘀通絡, 自然也就解除了頸椎僵硬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