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聰明媽媽一輩子都絕不會犯這錯誤

良好的睡眠, 能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增強智力和抗病能力。 媽媽們都很關注寶寶的睡眠品質, 卻不知睡眠環境對寶寶有著同等的重要性。 往往就忽視了人為製造的環境正存在著隱形危害, 導致寶寶的生長受到阻礙。

媽媽四大常犯錯誤, 寶寶發育受影響

1、睡軟床

對寶寶呵護備至的媽媽們, 很早就為寶寶準備了一張超級柔軟的小床, 認為這樣可以讓寶寶充分放鬆全身的肌肉。

對BB的成長影響:脊椎與內臟的發育

嬰兒的身體各器官都在迅速發育成長, 尤其骨骼生長更快, 脊柱骨骼較軟, 周圍的肌肉、韌帶也很軟弱。

長期睡軟床容易使寶寶的脊柱和肢體骨骼發生彎曲或變形, 更重要的是防礙內臟器官的正常發育, 影響嬰兒健康。

媽媽要糾錯:

選擇床鋪時可以以“寶寶仰臥時, 小屁股不會過於下陷”為參考標準。 市場上出售的棕綳床, 既柔軟又富有彈性,

不僅可使寶寶在睡眠時放鬆肌肉, 而且不會對身體的發育有影響。

2、開燈睡

有些媽媽為了夜間照顧孩子方便, 有些寶寶一定要看見燈光才肯入睡, 因為各種原因, 媽媽就讓夜間居室通宵開著燈。

對BB的成長影響:視力發育、生長速度

長期開燈睡眠, 使光線對嬰兒眼睛的刺激會持續不斷, 極易損害寶寶視網膜, 干擾其視力的正常發育, 容易日後形成近視眼。

任何人工光源都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光壓力, 這種光壓力使寶寶的睡眠時間縮短, 易於驚醒。 嬰兒的神經系統還很脆弱, 調節環境變化的機能也很差, 生物鐘被人為地打亂, 影響到大腦分泌生長激素的功能, 使身高和體重的增長比其他的寶寶慢。

媽媽要糾錯:

寶寶出生後便要開始培養關燈睡覺的良好習慣。 除餵奶、換尿布需要開燈外, 不要寶寶一哭就馬上開燈。 寶寶如果因為害怕黑暗, 媽媽可以用溫暖的懷抱來安撫寶寶, 或者在遠離睡眠區的地方, 亮一盞小燈。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一定要開燈睡覺的不良習慣, 媽媽可準備一盞調節亮暗的燈, 逐天把燈光調暗一點, 直至寶寶適應關燈睡眠。

3、開電熱毯睡

在寒冷時, 寶寶可能會睡得不安穩。 為了使寶寶暖和而睡得踏實些, 有的媽媽給寶寶直接使用電熱毯取暖。 據觀察, 經常睡電熱毯的寶寶, 容易煩躁不安、愛哭鬧及食欲不振。

對BB的成長影響:神經系統發育、身體脫水

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差, 高溫下嬰兒身體水分丟失增多。 若不及時補充液體, 會造成脫水熱、高鈉血症、血液濃縮, 出現高膽紅素血症, 還會引起呼吸暫停, 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 嬰兒長期在電熱毯產生的電磁場中睡眠, 神經系統也極易受到損害。

媽媽要糾錯:

最好不要使用電熱毯。 可以開電暖器取暖, 或使用熱水袋。

如果一定要用電熱毯, 那麼也應該在寶寶臨睡前進行通電預熱, 待寶寶上床後便要及時切斷電源。

4、捆著睡

民間傳統習慣把嬰兒用布帶將兩腿拉直捆好, 把兩臂貼在身體兩側固定起來, 最後用帶子上下紮緊。 認為這樣可以不長成羅圈腿, 寶寶也可不受驚嚇,

睡得香。

TIPS:

羅圈腿:醫學上把羅圈腿(o型腿)稱作膝內翻, 是佝僂病症狀, 不是捆綁可以預防的。 一般正常小兒在2~3歲內也可能有生理性的彎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自然矯正。 如果步態異常非常明顯, 則需到醫院檢查原因, 必要時進行醫學矯正。

對BB的成長影響:四肢與胸部的發育

嬰兒離開母體後, 四肢仍處於伸展屈曲狀態。 用這種“蠟燭包”強行把寶寶的四肢拉直, 限制了他的四肢、肺部(尤其胸廓)運動, 還影響其皮膚散熱, 甚至造成髖關節脫位。

媽媽要糾錯:

提倡使用嬰兒睡袋:不僅能讓寶寶的小手小腳自由活動, 而且保暖性好, 不會被他蹬開, 穿脫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