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化膿性骨髓炎

文章導讀

化膿性骨髓炎,它主要是指的由化膿菌導致的骨的組織所出現的一種炎症。比如說可以造成骨膜,骨松質等出現化膿性的細菌感染的情況。而化膿性骨髓炎感染的途徑一般是由血源,外傷,或者是骨骼附近的軟組織出現感染而造成的。那化膿性骨髓炎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化膿性骨髓炎它可以分為急性的和慢性的兩種類型。而對於急性的化膿性骨髓炎主要是以骨質的吸收以及它的破壞為主要的,而慢性骨髓炎則是以新生骨的形成為主要的。分別來看看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症狀。

急性骨髓炎

年齡及部位:兒童多見,以脛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多見。

發病前往往有外傷病史,但很少發現原發感染灶。

起病急驟。

全身中毒症狀嚴重:寒戰,高熱至39ºC以上,有明顯的毒血症症狀。

局部症狀:

1.早期:患區劇痛,局部皮溫增高,有局限性壓痛,腫脹並不明顯。

2.後期:局部水腫,壓痛更為明顯說明此處已形成骨膜下膿腫。往後疼痛減輕,為膿腫穿破後成為軟組織深部膿腫,但局部紅、

腫、熱、壓痛則更加明顯。各關節可有反應性積液。如向髓腔播散,則症狀更嚴重,整個骨幹都有骨破壞後,可發生病理性骨折。

3.急性骨髓炎的自然病程可維持3~4周。膿腫後形成竇道,疼痛緩解,體溫逐漸下降,病變轉入慢性階段。

4.部分低毒感染,表現不典型,體征較輕,診斷較困難。

慢性骨髓炎

1.全身表現:病變不活動階段可以無症狀,急性感染發作時體溫可升 1~2°C。急性發作約數月、數年一次,由於體質不好或身體抵抗力低下可誘發。

2.局部表現:骨失去原有的形態,骨骼扭曲畸形,增粗,皮膚色素沉著,有多處瘢痕,稍有破損即可引起經久不愈的潰瘍。因肌攣縮出現鄰近關節畸形,局部可有竇道口,長期不癒合,急性感染發作時局部紅、臨床表現腫、熱、痛,原已閉塞的竇道口可開放,排出多量膿液,掉出死骨後閉合。竇道口皮膚可能會癌變。兒童可因骨骺破壞而影響骨發育,偶有病理骨折者。

臨床表現

3.放射學變化:早期有蟲蝕狀骨破壞與骨質稀疏,並出現硬化區。有層狀骨膜反應,新生骨逐漸變厚和緻密,壞死脫落成為死骨。X線片上死骨表現為完全孤立的骨片,沒有骨小梁結構,濃白緻密,邊緣不規則,周圍有空隙。CT片可以顯示出膿腔與小型死骨。部分病例可經竇道插管造影顯示膿腔。

專家為我們介紹了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症狀表現,而對於這些症狀我們必須要搞清楚,這樣才能當我們發現此症狀的時候,得到及時的治療。對於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我們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症狀進行對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