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擁有野菜的生活

文章導讀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 人們在追求更科學營養的食品的同時, 也開始追求生活的原生態, 綠色食品。 為了豐富餐桌文化,

野菜開始被搬上餐桌, 但由於長期居住在大都市, 與自然相遠離, 分不清楚什麼野菜是能吃的, 所以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介紹能吃的野菜。

野生薺菜

薺菜是最常見的野菜, 全國各地從南到北均有分佈, 田邊、路邊、山坡、雜草地和耕地隨處可見。 我國人民採集野生薺菜作為蔬菜食用, 已有近3000餘年的歷史。

薺菜的食用部位是嫩莖葉, 營養極為豐富, 所含的維生素C是大白菜的兩倍多, 且能阻斷亞硝胺在腸道的形成, 降低胃癌和食管癌的發病率。 而薺菜的鈣含量在所有蔬菜中居於首位, 胡蘿蔔素的也極為豐富!而其富含的草酸、蘋果酸、丙酮酸以及黃酮、膽鹼、乙醯膽鹼等多種生物鹼, 亦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薺菜酸有止血的作用,

同時含有二硫酚酮, 有抗癌作用。 野生薺菜味道鮮美特別, 人們十分喜愛。 薺菜可炒食, 湯羹, 涼拌, 菜粥, 包餃子、餛飩和春捲甚

苦菜

苦菜又名敗醬草、天香菜等, 在中國分佈極廣, 是各地都喜歡吃的野菜之一!

苦菜, 顧名思義, 其味清苦性涼, 保健功能豐富, 能清熱解毒, 祛瘀排膿!而其富含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鉀鹽、鈣鹽等, 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促進發育生長、消暑保健等有很好的效果, 還可防治癌症!

苦菜在民間的普遍做法是:采春天嫩苗, 洗淨, 用沸水漂燙去苦味, 然後涼拌或炒食, 也可以炒雞蛋或煮肉, 味微苦而香!

馬齒莧

馬齒莧, 別名馬蛇菜、長壽菜、醬瓣莧、豬母菜等, 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植物,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

一般是夏秋時節採摘!

馬齒莧味酸性寒, 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 一般采肥壯幼嫩的莖葉, 除去根部, 洗淨後投入沸水燙軟, 拌入調味品, 做涼菜食用, 味道酸鮮滑潤;也可烙餅, 做餡蒸食。 馬齒莧性寒滑, 孕者慎食

野豌豆

野豌豆, 別名救荒野豌豆、馬豆草、野綠豆、野菜豆、薇等, 在我國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各省區海拔1000——2200米的山坡、林緣草叢。 野豌豆自古就是人們喜食的野菜, 當年伯夷、叔齊在首陽山采薇而食, 這薇就是野豌豆。

野豌豆性溫, 甘、辛味, 有補腎調經, 祛痰止咳等功效。 采春天萌發的野豌豆苗, 沸水氽過, 涼拌或清炒, 味香嫩甜美;亦可挖其根生食, 煮熟味道更好。

蕨菜

蕨菜, 別名龍鬚菜、如意菜, 為最常食用的野菜, 所分佈在淺山區向陽地塊的稀疏針闊混交林。

野生蕨菜性寒味甘, 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 還有清腸健胃、舒筋活絡的功效, 但脾胃虛寒者須慎食!蕨菜用沸水漂泡後, 可加以配料涼拌或炒食, 也可燉、燴、燒, 口感滑嫩, 有特殊清香!

野菜大都生活在遠離都市的田野或大山裡, 遠離污染, 更加綠色, 而且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今年是建黨九十周年, 在這個大環境下, 我們也來一次“長征之旅”, 品味那時的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