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挖耳草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滇南本草》)

【異名】芸香草、毛葉草(《滇南本草》), 野煙葉、野思草(《草木便方》), 野煙(《分類草藥性》), 倒提壺(《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金挖耳(《四川中藥志》), 野葵花、六氏草、毛葉芸香草、野朝陽柄(《雲南中草藥》)。

【中藥化學成分】根含黃酮類成分:5, 7-二羥基-8, 2-二甲氧基黃烷酮(5, 7-dihydroxy-8, 2-dimethoxyflavanone), 7-羥基-5, 8, 5-三甲氧基黃烷酮(7-hydroxy-5, 8, 2-trimethoxyflavanone), 5, 2, -二羥基-7, 8, 6-三甲氣溫基黃烷酮(5, 2-dihydroxy-7, 8, 6-trimethoxyflavanone), 5, 2-二羥基-6, 7, 6-三甲氧基黃烷酮(5, 2-dihydroxy-6, 7, 6-trimethoxyflavanone), 2, 4-二羥基-2, 3, 6-三甲氧基查耳酮(2, 4-dihydroxy-2, 3, 6-trimethoxychalcone), 漢黃芩素(wogonin), 去甲漢黃芩素(norwogonin), 5, 7, 2-三羥基-8-氧基黃酮(5, 7, 2-trhiydroxy-8-methoxyflavone)5, 7-二羥基-8, 2-二甲氧基黃酮(5, 7-dihydroxy-8, 2-dimethoxy-flavone), 漢黃芩素-7-O-葡萄糖醛酸甙(wogonin-7-O-glucuroni-de)[1], 7-羥基-5, 8, 2-三甲氧基黃酮(7-hydroxy-5, 8, 2-trimethoxyflavone), 5, 7-二羥基-8, 2, 6-三甲氧基黃酮(5, 7-di-hydroxy-8, 6-trimehtoxyflavone), 生松共同烷酮(pinocembrin), 7-羥基-5, 8-二甲氧基黃酮(7-hydroxy-5,

8-dimethoxyflavone), 57, 4, -三羥基-8-甲氧基黃酮(5, 7, 4-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 5, 7, 2-三羥基-8, 6-二甲氧基黃酮(5, 7, 2-trihy-droxy-8, 6-dimethoxyflavone), 去甲漢黃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n-7-O-β-D-glucuronopyranoside)[2]。 地上部分含5, 7, 8-三羥基黃酮8-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5, 7, 8-tri-hydroxyflavone8-O-β-D-glucuronpyranoside), 5, 7, 2, 6-四閎基-8-甲氧基黃酮2-O-β-D-(2-O-咖啡醯基)吡喃葡萄糖甙(5, 7, 26-tetrahydroxy-8-methoxyflavone 2-O-β-D-(2-O-caffeoyl) glu-copyranoside), 白楊素(chrysin), 漢黃芩素, 芹菜素(apigenin), 木犀草素(luteolin), 5, 7-二羥基-8, 2-二甲氧基黃酮(5, 7-dihydroxy-8, 2-dimethoxyflavone), 5-7, 4-三羥基-8-甲氧基黃酮, 5, 7-二羥基-8, 2, 6-三甲氧基黃酮, 白楊素7-O-葡萄糖酸甙(chrysin-7-O-glucuronide)[3]。

【來源】為菊科植物煙管頭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煙管頭草 , 越年生直立草本。 高60~90釐米。 多分枝。 全株被白色柔毛。 單葉互生;基出葉闊大, 花時脫落;下部葉篦狀長橢圓形, 長9~25釐米, 寬4~6釐米, 銳或鈍尖, 邊緣具小鋸齒或淺波狀, 葉基急狹, 下延至柄, 兩面被有白毛, 質薄;上部葉小形, 廣披針形, 邊緣淺齒, 尖頭, 基部狹楔形, 具短柄。 頭狀花序頂生, 初直立,

開花時下垂, 直徑15毫米;苞葉多數, 線狀披針形, 大小不一, 長2~5釐米;總苞片淡綠色, 多列, 長7~8毫米, 外片葉狀, 內片狹長橢圓形, 鈍尖, 幹膜質狀;個花黃色, 全為管狀花;邊緣花雌性, 多列, 花冠3~5齒裂, 結實;中部花兩性, 結實, 管稍粗大, 花冠4~5裂, 藥基部箭形, 花柱線形, 稍扁平, 圓頭。 瘦果線形, 長4.5~5毫米, 上有條紋, 無冠毛。 花期秋季。 生於路旁、山坡及森林邊。 分佈東北、華北、華中、西南、西北等地。

【採集】夏季初開花時拔取全株, 除去老莖及根, 切成小段, 曬乾。

【藥材】乾燥全草, 莖具細縱紋, 表面綠色或黑棕色, 被有白色茸毛;折斷面粗糙, 皮部纖維性強, 髓部疏鬆, 最外一層表皮易剝離。 葉多破碎不全, 兩面均被茸毛。 頭狀花著生於分枝的頂端, 花梗向下彎曲, 近倒懸狀,

花梗上附有葉片。 有香氣。 以新鮮、色綠、無老莖者為佳。

產于雲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辛, 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 味苦微辛。 ”

②《雲南中草藥》:“甘, 寒。 ”

【功用主治】清熱, 解毒, 消腫。 治咽喉腫痛, 乳蛾, 痄腮, 風火牙痛, 癰腫瘡毒。

①《滇南本草》:“瀉諸經實熱、客熱, 清咽喉熱毒腫痛、風火牙痛、乳蛾痄腮, 排膿潰散, 傷風頭痛, 虛勞骨蒸, 小兒驚風發搐、角弓反張。 ”

②《草木便方》:“解熱毒, 塗無名腫毒, 風寒濕痹腫痛。 ”

③《四川中藥志》:“能發汗, 治瘧疾及喉痹。 作外用可洗一切黃水瘡、疥瘡、膿泡瘡及痔瘡。 ”

④《雲南中草藥》:“治小兒肺炎, 泌尿道感染。 瘡癤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1~3錢;或搗汁。 外用:煎水漱口或搗汁塗。

【宜忌】《滇南本草》:“慢驚不宜服此藥。 ”

【選方】①治傷風頭疼發熱:芸香草一錢,

蘇葉一分, 白芷三分, 川芎一錢。 姜皮為引, 煎湯服。

②治小兒外乳蛾, 乍腮紅腫疼痛, 熱核:芸香草二錢, 白頭翁二錢, 亦芍二錢。 水煎點酒服。

③治陽明實火, 牙根腫痛, 風火蟲牙:芸香草三錢, 花椒十五粒。 煎湯頻頻漱口, 或點酒服, 或噙牙上。

④治癰疽紅腫, 有膿者潰, 無膿者散:芸香草不拘多少, 煎水點水酒服。

⑤治小兒急驚, 角弓反張, 發搐, 手足蹬搖:芸香草水煎, 點水酒服;或加朱砂一分, 蚯蚓二條, 點水酒服。 (①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⑥治陰瘧:挖耳草、野棉花頭、魚鰍串。 煎服。 (《四川中藥志》)

挖耳草2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一支箭。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紫背黃芩的全草。

【植物形態】紫背黃芩 , 多年生草本。 莖四棱形。 葉對生;有柄;卵圓形, 上面綠色, 下面紅色。 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藍色。

小堅果。 生於林下、陰濕灌木叢中, 分佈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採集】夏、秋採集。 曬乾。

【性味】苦, 寒。

【功用主治】解表退熱, 消炎解毒。 治感冒, 高熱, 胃腸炎, 咽喉腫痛, 癰毒疔瘡, 中耳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 0.5~1兩。 外用:搗汁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