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根管充填后咬合痛是怎么回事?

在現實當中牙齦疾病一直以來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而當患有牙髓炎或者是患有牙齦疾病都會容易影響到口腔的健康, 而根管填充是屬于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法, 而做根管填充后咬合疼痛也是常見的現象, 這可能是由于糊劑所導致的, 或者是唾液形成的一種電流引起的。

根管填充后咬合疼痛是怎么回事?

根管充填之后的疼痛有幾種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是根管充填治療之后, 根充糊劑超出根尖孔刺激導致的, 一般來說一周左右糊劑能夠自行吸收, 疼痛也會消失。 如果是牙膠尖超出后疼痛不會消失, 需要把牙膠尖取出。 如果是由于充填材料過高導致的咬合創傷, 需要進行調合疼痛才能改善。 也有的疼痛是由于上下頜牙齒有不同的金屬, 在唾液中形成的微電流導致的, 需要改為同種的充填材料。

正常情況下根管充填以后會有2-3天的咬合不適, 但是如果咬合酸痛持續的時間比較久, 例如1個月以上, 還有咬合酸痛不適, 就需要拍X線片復診檢查, 是否有根管充填超充的現象, 或者是器械超填、糊劑超填, 或者是根管充填不完善, 有根管欠填, 遺漏根管等多種現象。 如果X線片檢查出有這些問題,

就說明根管治療是失敗的, 就需要考慮期重新進行根管治療, 也就是根管再治療, 如果根管再治療以后, 咬合酸痛的癥狀依然沒有緩解, 就要考慮做一下根尖手術。 把根尖的肉芽組織去除干凈以后, 才能夠緩解不適的癥狀。

一、根管充填的時機

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牙髓和根周組織的狀況及治療的復雜程度決定根管治療的次數和根充的時機。 一般認為,患者診斷為急性根尖炎,存在急性癥狀時,是根充的禁忌證。

對于牙髓炎的病例,不管炎癥的狀態如何,在治療過程中完全去除了感染的牙髓和完善的根管預備后,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可以一次完成根充。 對于牙髓壞死和慢性根尖炎的病例,也可以一次完成根充。 但多數研究表明,在根管內封Ca (OH) 2糊劑1 周后再進行根充有利于根尖病變的愈合和長期療效。

根管內無滲出,用紙捻將根管內完全干燥是根充的前提。 對于根尖炎或根尖囊腫,根管內有持續滲出的情況下,不能即刻進行根充,應在根管內封Ca (OH) 2 糊劑1 周,減低或控制滲出后再行根充。

患牙臨床檢查無異常表現是可行根充的另一項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