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平肝息風藥蜈蚣的臨床應用

概述:本品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的乾燥體。 春、夏二季捕捉, 用竹片插入頭尾, 繃直, 乾燥。

別名:百腳、天龍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辛, 溫;有毒。 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息風鎮痙, 功毒散結, 通絡止痛。 用於小兒驚風, 抽搐痙攣, 中風口{咼}, 半身不遂, 破傷風, 風濕頑痹, 瘡瘍, 瘰鬁, 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3~5g。

貯藏:置乾燥處, 防黴, 防蛀。

臨床應用:

1.蜈蚣星風散(《醫宗金鑒》)治破傷風邪在表, 寒熱拘急,

口噤咬牙。 蜈蚣2條, 江漂9g, 南星、防風各7.5g。 上為細末, 每用6g, 黃酒調服, 每日2服。 方中蜈蚣配伍諸藥有鎮驚熄風的功效。

2.蜈蚣散(《瘍醫大全》)治蛇頭疔初起, 紅腫發熱, 疼痛徹心者。 大蜈蚣1條, 全蠍7個, 雄黃9g。 上為末, 用雞子清調敷患處, 外以豬膽皮套上。 方中蜈蚣配伍全蠍有解毒的功效。

3.單味焙乾研末, 與雞蛋1個同蒸熟食之, 治瘰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