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平肝息風藥羚羊角的臨床應用

概述:本品為牛科動物賽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 獵取後鋸取其角, 曬乾。

別名:羚羊角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鹹, 寒。 歸肝、心經。

功能與主治:平肝息風,

清肝明目, 散血解毒。 用於高熱驚癇, 神昏痙厥, 子癇抽搐, 癲癇發狂, 頭痛眩暈, 目赤翳障, 溫毒發斑, 癰腫瘡毒。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臨床應用:

1.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治肝熱生風證。 高熱不退, 煩悶躁擾, 手足抽搐, 發為痙厥, 甚則神昏, 舌絳而幹,

或舌焦起刺, 脈弦而數。 羚角片4.5g, 雙鉤藤9g, 霜桑葉6g, 滁菊花9g, 鮮生地15g, 生白芍9g, 川貝母12g, 淡竹茹15g, 茯神木9g, 生甘草3g。 水煎服。 方中羚羊角鹹寒, 入肝、心經, 最擅長清肝熱、熄肝風、止痙定搐, 為君藥。

2.紫雪丹(《外台秘要》)治溫熱病, 熱邪內陷心包, 熱盛動風證。 高熱煩躁, 神昏譫語, 痙厥, 斑疹吐妞, 口渴引飲, 唇焦齒燥, 尿赤便秘, 舌紅絳苔幹黃, 脈數有力或弦數, 以及小兒熱盛驚厥。 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各3斤, 犀角羚羊角、沉香、青木香各5兩, 玄參、升麻各1斤, 甘草8兩, 丁香1兩, 芒硝10斤, 硝石4升, 麝香5分, 朱砂3兩, 黃金100兩。 病人強壯者, 一服2分。 老弱人或熱毒微甚者, 一服1分, 以意節之。 方中羚羊角長於涼肝息風止痙, 為熱傳心肝兩經之良藥, 為君藥。

3.鉤藤飲(《醫宗金鑒》)治肝熱生風之小兒天釣。

驚悸火熱, 牙關緊閉, 手足抽搐, 頭目仰視等。 鉤藤9g, 羚羊角0.3g, 全蠍1g, 人參3g, 天麻6g, 甘草2g。 水煎服。 方中羚羊角鹹寒, 入肝、心經, 最擅長清肝熱、熄肝風、止痙定搐, 為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