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掏耳朵耳朵流血,你知道該如何解決嗎?

有的人掏耳朵時比較粗心, 可能會一不小心把耳朵掏流血了, 這種危害是比較大的, 很容易引起感染, 如果流血嚴重的話必須要及時去看醫生, 下面介紹一些有效應對方法。

1、耳出血常發生於耳鼓膜穿孔或顱底骨折時。 鼓膜是一片具有一定韌性的薄膜, 位於外耳道深部, 是人體聲音傳導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鼓膜容易受到直接或者是間接的衝擊而導致破裂。 而直接損傷多見於掏耳朵所使用的鑷子、髮卡伸入耳道太深,

從而刺破鼓膜。

間接衝擊多見於爆破時的聲波擊破鼓膜所致;亦可因跳水、拳擊耳部或滑冰時突然跌倒而使鼓膜被震破。 當頭部外傷造成顱底骨折時, 也可傷及鼓膜使之破裂。

鼓膜一旦破裂, 耳內突然感到劇痛, 繼之耳鳴、耳聾, 有少量血從外耳道流出, 嚴重時伴有眩暈、噁心、嘔吐等。 耳鏡檢查時, 可見外耳道有血跡, 鼓膜有不規則的穿孔。 疑有鼓膜破裂的病人, 應儘快送醫院檢查治療。

3、傷者如果意識清楚, 可讓他保持側臥姿勢, 頭傾向出血側, 讓血水或腦脊液流出。

4、不要隨便往耳朵裡滴藥或沖洗外耳道, 以免不慎將細菌帶入中耳, 引起中耳炎。

在醫生未診治前, 如外耳道口處有泥土或異物, 可用70%酒精棉球擦去泥土, 並小心地用乾淨鑷子取出異物。 經醫生確診為鼓膜破裂後, 每天需用牙籤卷上少量脫脂棉, 再蘸點70%酒精或60度白酒輕輕擦拭外耳道1~2次, 然後用消毒棉球輕輕堵住外耳道口, 防止灰塵進入。

5、當顱底骨折引起鼓膜破裂時,

可能會從外耳道流出清亮的或血性的液體, 這種液體就是腦脊液, 臨床上叫作外傷性腦脊液耳漏。

此時, 不要用堵塞外耳道的方法止血, 只能任其自流, 否則會給中耳道造成壓力, 還可能造成逆行感染, 使細菌進入顱內, 帶來更大的危害。 應送醫院, 進行專科治療。

6、耳鼓膜破裂時, 注意洗面、洗頭、洗澡時, 不要將水灌進外耳道, 同時應儘量做到不擤或少擤鼻涕, 以免氣體和鼻涕經咽鼓管進入鼓室, 引起中耳炎。 外傷性鼓膜破裂只要及時妥善處理, 就能避免感染, 在大多數情況下能自行癒合。

7、一般外傷性耳出血, 可內服止血粉或三七、白藥, 以及用治療鼻出血的偏方、驗方止血。 嚴重耳出血應速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