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老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Lónɡ Lǎo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子宮草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kapanthus oreophilus(Diels)C.Y.Wu et H.W.Li[Plectranthus oreophilus Diels]
採收和儲藏:8-10月採收, 洗淨, 曬乾。
【原形態】子宮草, 多年生草本。 根莖細長, 末端呈疙瘩狀;莖單一, 纖細, 高15-25cm, 具四槽, 密被具節微柔毛。 葉常4-6片呈密蓮座狀, 闊卵圓形或菱狀卵圓形, 長3-6cm, 寬2-3.5cm, 先端鈍, 基部闊楔形, 下延成具寬翅的假柄, 邊緣在基部以上具圓齒, 兩面密被灰白或棕色具節糙伏毛, 下麵尚密佈褐色腺點, 莖上的葉僅一對, 細小, 卵圓狀披針形。 聚傘花序3-5花, 疏離, 排成狹圓錐花序, 花梗、總梗及育軸均密被腺短柔毛;苞片小, 紫紅至淡紫藍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松林下或林緣草坡。
資源分佈:分佈于雲南西北部。
【化學成份】全草含二萜醌類成分:16-乙醯氧基-7-O-乙醯基-浩米酮(16-acetoxy-7-O-acetylhorminone), 16-乙醯氧基-7α-甲氧基總狀土木香醌(16-acetoxy-7α-methoxyroyleanone)。
【功能主治】調經。 主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