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這種食物是非常大眾化的,
沒有人沒吃過麵條,
畢竟在我們國家,
麵條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食物,
幾千年前老祖宗們就已經開始學會製作麵條了。
如果說最好吃的麵條,
在家做的話肯定是擀麵條了,
老一輩人是非常拿手的。
那麼,
擀麵條之前,
需要用什麼樣的水來和麵最正確呢?
用料
材料
用量
全蛋 2只
普通麵粉 500g
鹽 一小撮
水 適量
做法
1. 手工麵條。
冷水和麵,
面用普通麵粉就好,
不要用高筋粉,
因為初學者無法把握和麵時候水、面的比例,
高筋粉一旦和硬了會十分難擀。
為了給面上筋需要在面裡打兩個全蛋,
撒一小撮精鹽,
和好後醒20分鐘,
再揉面,
接著醒40分鐘,
接著揉,
然後再醒20分鐘。
由於手工和麵力度無法達到機器和麵的緊實度,
所以必須依靠蛋、鹽還有反復醒面揉面來提高筋度,
這樣的面和出來有嚼勁,
不粘牙,
久煮不爛,
擀面的時候不粘擀麵杖和麵板。
如果面和得比較多可以分幾等分分別擀,
在擀面前要最後一次揉面,
擀面的時候擀成兩毫米左右的橢圓面片即可,
圓的不好切條,
做開水,
把切條的面像拉麵一樣用手揪住兩頭,
在面板上上下彈幾下,
每一條都要這麼做,
所以手要快,
這點比較考驗功力,
面就更長更薄,
下到沸水煮熟撈出過涼水。
我們家比較愛吃寬的,
所以切條時候切的寬,
寬窄也是個人的飲食習慣決定。
2. 鹵子看自己的喜好調就好,
想吃什麼放什麼,
我習慣在裡面放鹹蝦仁,
用油和蔥薑末爆香再放其他蔬菜或水發乾貨,
因為這樣不需要放太多鹽就會讓鹵子很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