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紅斑狼瘡具體是什麼病?

紅斑狼瘡在生活中的發病率是較高的, 這個疾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抗體細胞正常只會攻擊病毒細菌的, 但是這個疾病會導致抗體攻擊體內正常的細胞, 出現嚴重的損害。

紅斑狼瘡, 是一個累及身體多系統多器官, 臨床表現複雜, 病程遷延反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紅斑狼瘡可分為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盤狀紅斑狼瘡兩大類。 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是一種介於盤狀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之間的皮膚病變。 紅斑狼瘡的發病緩慢, 隱襲發生, 臨床表現多樣、變化多端。 盤狀紅斑狼瘡損害以局部皮膚為主, 系統性紅斑狼瘡常累及多個臟器、系統。 紅斑狼瘡患者約70%~85%有皮膚表現, 因此紅斑狼瘡歷來是皮膚病學研究的重點。

病因

(1) 遺傳因素遺傳是紅斑狼瘡發病的重要因素, 具有紅斑狼瘡遺傳因素的人, 一旦遇到某些環境中的誘發條件, 就會引發該病。 據調查黑人亞洲人患紅斑狼瘡高於白人, 有紅斑狼瘡家 族史的發生率可高達 5% ~ 12% , 同卵孿生中發病率高達 69% , 而異卵孿生與同家族群相差不大。

(2) 感染因素在SLE 患者的腎小球內皮細胞和皮損中找到包涵體及類包涵體物質, 血清中抗病毒抗體增高, SLE 動物模型 NZB/NZW 小鼠組織中可分離出 C 型病毒(慢病毒), 並在腎小球內可測得 C 型病毒相關抗原的抗體。 有人認為與鏈球菌或結核桿菌感染有關, 但在病人中未得到證實。

(3) 內分泌因素 紅斑狼瘡多發于育齡婦女, 在兒童和老年患者中幾乎無性別差異。

男性的睾丸發育不全患者常 發生紅斑狼瘡, 在紅斑狼瘡患者中無論男女均有雌酮羥基化產物增高。 SLE 動物模型 NZB/N ZW 鼠 , 雌性鼠病情較雄性重, 用雄激素治療可使病情緩解, 而用雌激素治療可使病情惡化, 提示雌激素在發病中有影響。

(4)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直接誘發紅斑狼瘡的因素, 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學方面。 物理因素如紫外線照射, 化學因素如藥物, 有一些藥物可以引起藥物性狼瘡和加重紅斑狼瘡。

(5) 其他 在日常生活中, 如飲食不當, 吃了蝦、蟹、韭菜、芹菜、蘑菇、無花果和一些豆莢類植物等, 住進新裝修的房屋, 染髮等都可以誘發紅斑狼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