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免疫力下降易“生蛇” “蛇纏身”該怎麼治?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翁淑賢通訊員許詠怡)最近, 演員馬思純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自黑”照, 透露自己“得了帶狀皰疹, 頭皮是疼的, 臉上是癢的, 淋巴是腫的”, 苦中作樂的調侃引來不少網友關心。

帶狀皰疹俗稱“生蛇”。 為什麼會“生蛇”?什麼人易“生蛇”?“蛇纏身”怎麼辦?來聽聽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萬麗怎麼說。

過度勞累抵抗力低易發病

萬麗介紹說, 水痘和帶狀皰疹都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 嬰幼兒受感染主要表現為出水痘, 又或者感染後病毒潛伏在三叉神經半月結和背根神經節,

進入成年期後抵抗力一下降, 潛伏的病毒就伺機“作亂”。

從臨床觀察來看, 身體免疫力下降的人更易招“蛇纏身”, 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中老年人。

一旦人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傷或抑制, 比如因得了大病、化療後、長期熬夜等原因導致免疫功能低下, 病毒就會脫離抑制而啟動。 如果這時再淋一場雨, 來一場感冒, 或是過度勞累抵抗力下降, 病毒就會伺機向人體發起進攻, 潛伏在哪裡就找哪裡“突破”。

皰疹損皮膚疼痛更磨人

萬麗提醒, 帶狀皰疹病毒不僅會使皮膚受損, 還可以侵犯神經。 也正因此, 患者身上除了有病毒潛伏的地方出現皰疹之外, 最可怕的是它有可能會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這種疼痛可延續數月甚至數年, 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 頑固並且難以治癒。 萬麗說, 皰疹病毒引起的神經損傷“類似電線剝了絕緣層, 就在那裡冒著火花”, 所以遭遇這種神經痛的病人描述疼痛時會形容像“閃電樣”“刀割樣”“針刺樣”疼痛, 痛得完全無法入睡。 這種劇烈的疼痛可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病, 甚至誘發心梗。

“蛇纏身”該怎麼治?

萬麗說, 患上帶狀皰疹, “病毒”是“元兇”, 所以, 最基礎、最重要的就是抗病毒治療;而要想避免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發病後要及時就醫, 在急性期就應接受有效的鎮痛治療。

抗病毒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藥物來抑制病毒的複製。 疼痛科還有另一個“抗病毒招數”——臭氧自血療法,

治療時只要抽出病人的一部分血, 與臭氧混合後再輸回體內, 治療就完成了。 這種治療能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 改善神經的血供和營養, 促進皮膚修復。

止疼痛

通過打針, 把消炎藥、神經營養藥打到神經旁邊, 快速消除神經炎症, 增加神經營養, 促進修復。 如果吃藥、打針後疼痛還是止不住, 疼痛科還有另一個“殺手鐧”——脊髓刺激電極植入術。 萬麗說, 這種治療就是把一條細細的電線放到硬膜外腔, 通過持續的放電把疼痛的信號阻斷, 大腦接收不到疼痛的信號, 以這樣的方式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生蛇”更應該看疼痛科

“後遺痛是醫療難題, 雖然可以通過永久脊髓電刺激緩解部分後遺痛, 但療效不如急性帶皰期就干預的療效好。

”萬麗提醒, 皰疹出現後一定要抓緊在三個月內看疼痛科, 因為超過三個月後出現“後遺痛”就非常難治, 而且花費也是相當昂貴。

如果不幸超過三個月出現後遺痛, 疼痛科也可採取脊神經節脈衝神經調控和藥物以及永久脊髓電刺激的治療。 但永久電刺激的治療費用需要約25萬元, 比急性期短時程脊髓電刺激治療費用高10倍。 所以, 發病後一定要儘早治, 不但花錢少, 而且療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