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心梗,
大家可能就會想到這樣的畫面——患者手捂胸部疼、痛難忍、虛弱出汗、眩暈、嘔吐,
甚至喪失知覺,
這些都是典型的心梗症狀,
但據臨床統計,
約有四分之一的心梗發生時沒有任何症狀而耽誤治療,
甚至導致死亡。
因此說,
"不痛"的心梗更危險。
請注意!有一種心梗“不痛”
心梗是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的一種急性的、嚴重的、有生命危險的醫學緊急狀態,
對人體危害巨大,
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發生破裂形成血栓,
堵塞了冠狀動脈,
致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應而發生壞死的病症。
一提到心梗,
大家可能就會想到這樣的畫面——患者手捂胸部疼、痛難忍、虛弱出汗、眩暈、嘔吐,
甚至喪失知覺,
這些都是典型的心梗症狀,
但據臨床統計,
約有四分之一的心梗發生時沒有任何症狀而耽誤治療,
甚至導致死亡。
因此說,
"不痛"的心梗更危險。
心臟的疼痛警報系統失靈
發生無痛性心梗是因為心臟的疼痛警報系統失靈造成的,
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
病變的部位不同,
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也不一樣,
比如有的患者病變在右冠狀動脈,
疼痛則不甚敏感;有的患者是後壁心肌梗死,
也可能不出現疼痛;還有的患者是心內膜下心肌損害,
也時常無疼痛感覺。
第二,
因為個體差異,
患者對疼痛的敏感也不一樣,
比如老年人因為身體各器官系統老化,
感覺會相對遲鈍一些,
對疼痛的敏感性也會有所降低,
而掩蓋了病情。
第三,
無痛性心梗還多見於糖尿病合併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這類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往往累及多級血管,
從冠狀動脈主幹一直到微小動脈,
病變範圍廣,
心肌缺血、損傷和壞死較一般的患者嚴重很多,
加上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圍神經病變,
植物神經功能受損,
感覺神經受累,
所以會導致疼痛遲鈍甚至沒有痛覺。
第四,
情緒的改變也會影響痛覺的靈敏度,
過度緊張、疲勞等都會使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下降,
變得遲鈍。
注意心梗徵兆
心梗的危害嚴重,
如果能抓住心梗前的一些預警信號,
及時進行治療,
就可以修復受損的心肌,
減少心肌壞死的數量,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那心梗發生前都有哪些徵兆呢一般的心梗發生前一到兩天會有一些徵兆,
比如,
夜間或休息時發生心前區疼痛,
要高度懷疑心梗發作;冠心病患者近一個月內,
症狀逐漸加重,
胸痛較之前頻繁、程度越來越重、範圍增大、持續時間加長,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不能緩解,
這些情況出現後要警惕心梗發生;以前心絞痛發生能找到誘發因素,
而今沒有明顯誘因就發作的,
同時伴有大汗淋漓、嘔吐、噁心等情況的,
要及時就醫;突然出現從未出現過的胸悶、乏力、心慌等症狀,
或者活動時出現心慌、氣短等現象,
並有逐步加重的趨勢,
要考慮心梗的可能;勞累後出現身體其他部位疼痛,
如上腹痛、牙痛、下頜痛、左肩臂痛、後背痛等情況,
也要加以重視。
無痛性心梗也並非一點徵兆也沒有,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者及中老年人,
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慌、氣短、不能平臥、咳嗽、出冷汗、血壓降低、面色蒼白、困倦乏力、胃部不適、脹滿噁心、脈搏細弱不規則等徵象時,
應想到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做心電圖等檢查,
以早確診早治療,
防止不良後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