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透析患者“抓握”無力 當心患上這種病

“現在手腕不感覺疼了, 可以正常拿筷子吃飯了, 最開心的是第二天就能正常透析, 不影響治療。 真的太感謝高主任了!”近日,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凈化中心主任高民團隊成功為七旬李奶奶施行手術, 困擾老人多年的頑疾終于治好了。

李奶奶是位尿毒癥患者, 透析已12年。 這幾年來, 李奶奶總是感覺雙手握疼痛、麻木, 伸不直, 漸漸地連筷子都拿不起來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到醫院一檢查, 才得知患上了“腕管綜合征”。

據介紹, 常見的腕管綜合征也叫“鼠標手”, 顧名思義此病與操作鼠標過多有關, 主要是因為正中神經通過的腕管變窄使得正中神經受卡壓而缺血,

導致正中神經功能損害的一種慢性疾病, 多見于40歲以上女性。 臨床主要表現為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和麻木, 以中指為重, 疼痛和麻木往往夜間更加明顯。 隨著病情進展出現手運動功能障礙, 如做抓、握、搓、捻等動作時費力, 動作不靈活, 甚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為何透析患者容易得腕管綜合征?高民主任解釋, 透析相關腕管綜合征多見于長期透析病人, 一般在透析5—8年后, 透析10年發生率約20%, 透析15年發生率達50%, 透析20年發生率幾乎100%。 其主要原因有:動靜脈內瘺造成靜脈壓升高, 腕部相對水腫;橈動脈竊血綜合征或反復內瘺手術引起正中神經缺血;透析不充分使β2微球蛋白沉積于腕管卡壓正中神經。

非動靜脈內瘺側手也會發生腕管綜合征。

高民主任說, 患者李奶奶的腕管綜合征如果不及時治療, 手功能會嚴重受損, 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可能連喝水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完成。

前不久, 高民主任團隊為老人成功施行腕橫韌帶松解術。 不同于普通的外科手術, 血透患者的動靜脈內瘺側手的腕管綜合征往往更嚴重, 但動靜脈內瘺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線, 需要倍加保護, 所以不能像普通患者那樣在術中用驅血帶和氣囊加壓止血帶, 會導致手術視野模糊不清, 增加手術難度。

經過高民主任精心的術前準備和細心的術中操作, 手術既成功完成又完美地保住了透析患者的動靜脈內瘺。

術后當天晚上李奶奶的手部麻木疼痛癥狀就明顯好轉, 第二天用原來的動靜脈內瘺能夠正常透析。

據高民主任介紹, 如今依賴透析生存的末期腎衰病人日漸增多, 隨著病人生命的延長, 長期透析引起的晚期并發癥也增多了, 而腕管綜合征就是長期血液透析的一個常見并發癥。 治療上, 早期可以通過局部注射類固醇激素藥物治療;透析患者要增加灌流或血液濾過次數, 充分透析。 晚期癥狀嚴重時則要做腕橫韌帶松解術。 (通訊員崔玉艷 楊彥)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