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腳冰涼卻有汗怎麼回事?帶你瞭解詳細情況

有的時候腳底在出汗, 但是用手一摸發現好冰涼, 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 比如一些腎虛的人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但這只是一種原因, 因為導致這種症狀的原因非常複雜。

一、手腳冰涼出汗是怎麼回事

冬天手腳冰涼, 一般認為是腎虛所致, 而且特別偏重于腎陽虛。 中醫認為腎藏精, 腎精生化腎陰和腎陽, 對五臟六腑起到滋養和溫煦的作用。 “腎為五臟之母”, 腎氣虛弱, 五臟氣化及脾胃運化功能則下降, 其溫煦、推動、蒸騰、氣化功能減退, 導致氣虛、血虛, 從而導致血液不迴圈, 血量不足, 造成手腳冰涼的症狀。

而有時手心滲汗, 是因為還有腎虛後所致脾胃虛寒的問題, 所以治療上應該補氣養血, 溫補脾胃。 首先, 飲食上, 可選用健脾益氣、補氣養血的食物, 如鹿茸、肉桂、人參、附子、熟地、當歸、阿膠、枸杞等, 都是常使用的藥材, 在煎煮時, 可以和雞、鴨、羊肉一起燉煮,

滋補與美味兼收;另外, 每天用溫水泡腳, 泡澡時加入生薑或甘菊、肉桂等;進行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舞、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保證充足睡眠、養足氣血等措施, 都有利於改善手腳發冷症狀。

二、手腳冰涼出汗的調理方法

1、調整心態, 避免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

對防止手腳冰涼有一定作用。 研究證實, 當情緒激動時, 手的溫度很快會下降3~6攝氏度, 平靜後便可恢復。

2、注意保暖避寒, 減少寒冷的直接刺激。 隨著氣溫的下降, 要及時增加衣服和鞋襪;手足皮膚還可經常擦些油脂, 必要時外出應戴上手套, 穿上厚一點的棉鞋, 正如俗話所說“寒從腳下起”, 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 全身都會覺得暖和。

3、鍛煉可促進血液迴圈。 可以通過步行、慢跑、爬樓梯、健身舞等進行全方位的鍛煉。 如果手冰涼, 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 如果腳冰涼, 下肢活動量應大些, 通過加強對手腳的鍛煉, 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 鍛煉要經常化, 才能收到明顯的療效。 同時, 每天用溫熱水浸泡手足, 並且進行四肢的按揉, 以改善局部的血液迴圈。

三、中藥泡腳治療手腳冰涼

中醫認為, 我們的腳底是各個經絡起止的彙聚的地方, 有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接的反射區, 和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相對應。

泡腳有舒經活絡, 改善血液迴圈的作用。 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腳有好處,

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 在不同的時間段泡腳, 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 如果想護腎, 最好選擇在晚上9點左右泡腳, 效果最好。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 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 在此時泡腳, 身體熱量增加後, 體內血管會擴張, 有利於活血, 從而促進體內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