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鍵銷囊腫怎麼消除

腱鞘囊腫在平時生活當中比較常見, 經常和平時不注意保暖, 出現運動損傷, 這都可能會導致腱鞘囊腫, 對腱鞘囊腫來說, 治療的方法比較多, 可以採用保守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比如說針灸治療效果就比較不錯, 有促進血液迴圈, 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當然對於比較嚴重的腱鞘囊腫, 可以通過手術來治療。

鍵銷囊腫怎麼消除

針刺治療

先將阿是穴(囊腫部)常規消毒, 視囊腫大小選擇長短適宜的粗一點的毫針, 針身與局部正常皮膚呈30度角分別于囊腫周圍的12點、3點、6點、9點位進針, 針尖向囊腫中心刺(四針形成“十”字狀)。 注意應掌握毫針必須刺破囊腫之囊壁, 深度以不超過囊腫下層之囊膜為度。 進針後施以大幅度的提插撚轉手法, 直至針刺處有酸、麻、脹等針感後留針10分鐘。

起針時搖大針眼並採用快速將針取出不按壓針眼的方法, 令囊腫內的膠性黏液(呈透明糊狀物)隨之從針孔中向外流出,

如果囊腫內的膠性黏液排出不暢, 術者可用雙手拇、食指用力掐擠囊腫務使黏液儘量排淨, 然後將消毒後的硬幣緊貼放於囊腫壁上再用繃帶紮緊(不可太緊, 以免影響局部血液迴圈)。

囑患者針刺處勿沾水及不可過度用力,

三天后取下繃帶及硬幣。 若遇液體充滿變硬時不必強加擠壓, 如法針刺2-5次即可使囊腫變軟, 繼而囊腫即可逐漸縮小消失。 一般1-3次即可治癒。 治癒後如有復發, 用同樣方法治療仍然有效。

圍刺法

多針圍刺在囊腫病變局部, 用以加強經脈間的橫向聯繫,

溝通局部各經脈、絡脈、浮絡、孫絡和皮部間的聯繫, 使局部氣血旺盛, 經氣充盈, 達到扶正祛邪、消痹止痛、軟堅散結、滑利關節的目的。 促使局部血液及淋巴迴圈, 改善局部代謝和營養, 使炎症吸收, 腫脹消退, 疼痛緩解, 從而達到治癒腱鞘囊腫的目的。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具有見效快、無痛苦、無副作用、無瘢痕的優點。 需要強調的是,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有著較好效果, 但在施術的整個過程中應注意嚴格清毒, 防止感染, 還應囑咐患者注意休息。 患過這種病的人不論在康復治療中還是康復後一定要避免過量的手工勞動, 防止再度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