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人藥物不良反應的特點

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

我國醫學界人士指出, 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範圍很廣泛, 為10%~30%, 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的占總住院數的3%~7%, 其中致死的占0.596~0.9%。

據報導, 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的病人多達250萬人, 其中50萬人為嚴重反應, 在我國各級醫院的住院病人中, 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吃錯藥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 藥源性死亡人數是主要傳染病死亡人數的10倍以上!

由此造成的損失每年達40億元人民幣。 國外有一項統計, 在綜合醫院裡, 住院病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0.3%~5.0%;住院患者死于藥物不良反應的高達0.2%~2.9%。

一般認為, 醫院急診患者中的1%~4%是用藥不當引起的;

藥源性死亡約占住院患者死亡總數的11%。 全球非意外死亡人數中, 1/7是死於不合理用藥, “不良反應包括用藥錯誤和不良相互作用, 是死亡的第六大原因”。

有10%~20%的患者容易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 老年人對藥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均明顯下降, 因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 據統計資料, 老年人的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5.4%, 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年輕人的2—7倍。

一項研究顯示, 20~29歲年齡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3%, 51~60歲年齡組為14.3%, 61~70歲年齡組為15.7%, 71~80歲年齡組為18.3%, 81歲以上組為24%。

同時, 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不僅發生率較年輕人高, 而且一旦出現, 其程度亦較年輕人嚴重, 甚至導致死亡。

一般認為, 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的占1/3(或5%~30%), 與藥物有關而死亡的1/2發生在年齡>60歲的老年人, 說明藥物不良反應對老年人的影響較一般成年人的更為嚴重。

國外統計資料也顯示, 住院患者中, 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約為3%, 其中>60歲者占40%, 發生率高出青年組15倍, 根據美國資料, 每年有220萬人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 死亡10。 6萬人。 年齡為20~29歲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

30~49歲者發生率為7%;50~69歲者發生率為13%;70—79歲者發生率較20~29歲增加了7倍。 Hunvifz統計資料也得出同樣結論, 老年人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增高。 ≤60歲者為6.3%, >60歲者為15.4%。

這可能與老年人的器官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衰退, 肝、腎功能不良, 體內調節能力及免疫系統變差, 患病多, 服藥繁雜, 思路不清等有關,

因而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大。

易發生不良反應的藥品種類

我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涉及諸多的藥品種類, 根據4793次處方統計, 排在前幾位的不良反應分別是;抗結核藥(8.2%), 抗生素(5.8%), 心血管藥物(5.3%), 剩尿藥、脫水藥(4.3%), 抗菌消炎藥(3.696), 解熱鎮痛藥(1.3%)。

另一統計資料排在前幾位元的是:抗微生物藥(41.58%)、心血管系統用藥(17.22%)、神經系統用藥(10.71%)、生物及生化製品(5.48%)、靜脈輸液藥(3.83%)、抗惡性腫瘤藥(3.19%)和解熱、消炎鎮痛藥等。

●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種類有:抗微生物藥物、心血管系統用藥、神經系統用藥、生物及生化製品、利尿藥、靜脈輸液藥、消炎藥、抗惡性腫瘤藥物、解熱鎮痛藥等。

這些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 除與藥物的化學結構或藥物製劑有關外, 還與臨床使用廣泛有關。

老年人中最常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主要是抗菌藥物, 抗高血壓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鈣拮抗劑), 非類固醇激素類鎮痛消炎藥, 腎上腺皮質激素、苯二氮革類藥物, 其次為抗帕金森病藥、精神病藥、地高辛等。

此外, 老年人應用某些藥物, 特別是長效苯二氮革類安眠藥、非類固醇鎮痛消炎藥、華法令、肝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異煙肼、大劑量噻嗪類利尿藥、抗腫瘤藥和大多數抗心律失常藥, 可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性。

根據美國1202例門診患者181不良反應事件研究結果發現, 最常見的藥物種類是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10%)、β受體阻滯劑(996)、血管緊張素抑制劑(8%)、非激素類鎮痛消炎藥(8%)。

老年人中常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還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鈣拮抗劑、苯二氮革類,

其次為降壓藥、抗帕金森病藥、精神病藥、地高辛等。 長期用藥、用藥的數日多和劑量偏大為老年人發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常見的不良反應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明顯, 血管運動中樞調節機能減弱, 不能靈活地調節血壓, 當服用血管擴張藥、降壓藥、利尿藥等時, 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甚至發生跌倒。

藥物性尿瀦留 老年人使用抗帕金森病藥、三環類抗抑鬱藥(阿米替林、米帕明、多塞平等), 均可引起尿瀦留, 特別是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更易誘發尿瀦留。 例如, 阿米替林鎮靜作用和抗膽鹼能作用均較強, 服用後易引起嗜睡、口幹、便秘、視物模糊、排尿困難,

甚至引起尿瀦留和麻痹性腸梗阻。 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強效利尿藥, 血需格外小心。

精神神經症狀 老年人腦細胞數量減少, 腦血流量下降和腦活力減退, 因此對中樞神經抑制藥的反應敏感性增高。 例如, 青年人服用600mg利眠寧引起共濟失調(站立不穩、左右搖擺、易跌倒), 而老年人服60~70mg即能引起共濟失調以及尿瀦留等, 5~20mg就有嗜睡、便秘等不良反應。

若長期服用, 可導致藥物的依賴性, 突然停藥會出現停藥反應症狀。 又如抗病毒藥鹽酸金剛烷胺, 如果每天劑量>0.2g即可引起失眠、不安、共濟失調、頭痛、口幹、語言不清等精神神經症狀, 並使腦動脈硬化、老年癡呆症以及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患者病情加重。

永久性耳聾 老年人內耳毛細胞數目減少, 如果使用易在內耳積聚的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紅黴素等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可導致永久性耳聾,而且這種耳聾常被誤認為是衰老所致。藥物致聾者多數為後天使用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所致。

最常見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過敏性休克、腎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心律失常、重型藥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等。過敏性休克發病兇猛,危害性嚴重,其中有相當部分病例是對青黴素過敏。有的患者一開始即表現嚴重休克或呼吸衰竭、持續性痙攣。如不及時搶救,可迅速死亡。

如果使用易在內耳積聚的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紅黴素等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可導致永久性耳聾,而且這種耳聾常被誤認為是衰老所致。藥物致聾者多數為後天使用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所致。

最常見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過敏性休克、腎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心律失常、重型藥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等。過敏性休克發病兇猛,危害性嚴重,其中有相當部分病例是對青黴素過敏。有的患者一開始即表現嚴重休克或呼吸衰竭、持續性痙攣。如不及時搶救,可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