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氣滯血瘀吃藥藥方有哪些

中醫在對於治療氣滯血瘀方法的方法比較多。 可通過中藥慢慢調理, 使患者的氣血暢通, 從而可改善由於氣滯血瘀而引起的胸悶、氣短、腹部脹痛等症狀。 那麼氣滯血瘀吃藥藥方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瞭解一下。 同時提示氣滯血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愉快的情緒, 多參加一些適當的體育運動則可改善血瘀狀態。

氣滯血瘀多因情志內傷, 抑鬱不遂, 氣機阻滯, 而致血瘀。 肝主疏泄而藏血, 肝氣的疏泄作用在氣機調暢中起著關鍵作用, 因而氣滯血瘀多與肝失疏洩密切相關。 臨床上多見胸脅脹滿疼痛, 瘕聚、症積等病證。 肺主氣, 調節全身氣機, 輔心運血, 若邪阻肺氣, 宣降失司, 日久可致心、肺氣滯血瘀, 而見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現。

氣滯血瘀(證)論治:

1、主症:刺痛拒按, 痛處不移, 面色晦暗或黧黑。

2、副症:胸脅脹悶, 走竄疼痛, 性情急躁或抑鬱;或譫語,

或發狂;或脅下痞塊, 堅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 肌膚甲錯;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膚紫斑, 或肌表有絲狀血縷, 或腹部青筋外露, 或下肢青筋脹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經, 閉經、惡露不盡, 血色紫暗夾有血塊。

3、舌脈:舌紫暗或有瘀斑, 脈細澀或沉澀,

或結代。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 行氣止痛。

4、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複元活血湯、少腹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等。

氣滯血瘀除了吃藥之外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愉快的情緒, 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 避免大怒、驚恐、憂思等不良情緒對氣血運行的影響。

2、堅持體育活動, 運動量因人而異。 每次運動鍛煉應達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3、體內的水分通過呼吸、皮膚蒸發和大小便排出。 如不及時補充水分, 可使血液中水分減少, 導致血粘度增高, 血行緩慢。 所以, 氣滯血瘀體質平時宜多飲水, 每天攝入量不低於2000毫升約8杯水。

4、堅持快步走運動。 據測試, 快步走時所吸入的氧氣, 是人體安靜狀態下的8倍, 能大大改善血瘀狀態。

5、寒則氣滯、寒則血凝,

氣滯血瘀體質除衣被保暖外, 在寒冷環境的時間不宜過久。

6、冬季室溫應不低於攝氏20度。 夏季使用空調降溫, 室溫也不宜過低, 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

7、每天用熱水泡浴, 有利於改善全身氣血運行, 如能定期進行藥浴、按摩, 則效果更好。

8、少吃鹽和味精,

避免血黏度增高, 加重血瘀的程度。

9、不宜吃甘薯、芋艿、蠶豆、栗子等容易脹氣的食物。

10、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鰻魚、蟹黃、蛋黃、魚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 防止血脂增高, 阻塞血管, 影響氣血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