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怎樣選擇感冒藥

感冒藥堪稱所有藥物中人們“最熟悉的面孔”了,但也是最容易遭到誤解的家庭用藥物,許多人一看到“雙撲偽麻片”、“氨酚偽麻美芬片Ⅱ”和“氨麻苯美片”等感冒藥的名稱,就暈頭轉向,“選擇困難症”發作。那麼,感冒藥該如何選?

大多數感冒藥都是對症治療的,常見的感冒藥一般是由多種成分組合而成,每一種成分對應的症狀不同。選對藥物,對緩解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症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藥物都可能引起過敏,連抗過敏類的感冒藥也不例外。如果在用藥過程中出現說明書中沒有說明的、異常的不適症狀,有可能是由藥物過敏造成的,這時應停藥並到醫院就診。

在服用感冒藥時,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防止重複用藥的問題。如果同時服用幾種感冒藥,很容易造成某些成分服用量超出安全限額。例如對乙醯氨基酚,在大劑量下對肝臟的損傷很明顯。因此,使用感冒藥時一般不要同時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要確定其中沒有重複的或是同一類的成分。兒童用藥時應當儘量選用兒童劑型,或是仔細閱讀說明書中關於兒童用法的說明。

解熱鎮痛藥

感冒引起的發燒,應選解熱鎮痛藥。常見的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布洛芬(芬必得的有效成分)等。服用該類藥物,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1)解熱鎮痛藥具有一定的胃腸道刺激性,短期應用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可以耐受的,但患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應謹慎使用,必要時適當予以護胃藥。

(2)兒童和青少年在病毒感染(其中包括感冒)時,如果使用阿司匹林退燒,可能會發生一種罕見但可致死的嚴重藥品不良反應瑞夷綜合征,表現為嚴重的肝損害和腦病。因此,為孩子選擇退燒藥時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選擇對乙醯氨基酚等。

(3)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引起出血的風險。如果與其他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藥物(如華法林)聯合使用,應密切監測是否存在出血現象,如皮下淤點、牙齦出血等,如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就診。

(4)服用解熱鎮痛藥時還需要避免飲酒,否則可引起肝損害。

(5)感冒患者不適宜長期自行使用解熱鎮痛藥,如自行在家用藥幾天後仍未見好轉,應及時就診。

抗過敏藥

在感冒時,人體內會產生更多的組胺,可以引起過敏反應,從而導致鼻子發癢、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感冒藥中常常會添加對抗組胺作用的抗過敏藥來緩解這些症狀。常用的氯苯那敏(撲爾敏)和苯海拉明都有產生嗜睡的藥物副作用,因此,在開車或需要進行高空作業、操縱機械等危險操作時,應避免使用含有上述抗過敏成分的藥物,以免精力無法集中,一不留神發生意外。

日常可見的感冒藥如分為日片和夜片,其中的日片不含上述抗過敏的成分不會產生瞌睡,開車時也能使用,但夜片通常會加入抗過敏成分,夜間活動的人需要注意。

減充血藥

感冒時,人們經常會覺得鼻子不通氣,呼吸都變得困難了。這是因為鼻腔黏膜中的小血管充血腫脹,使得鼻黏膜也腫了起來。而緩解這一症狀就需要應用減充血藥,減充血藥能讓血管收縮變細,從而減輕腫脹,使呼吸變得順暢。感冒藥中常用的減充血藥是偽麻黃堿。偽麻黃堿具有廣泛的收縮血管作用,使用後會引起血壓上升。對於血壓正常的人影響不大,但高血壓患者服用含有偽麻黃堿的感冒藥一定要謹慎,高血壓情況較重時,應避免使用該藥。此外,偽麻黃堿有一定的中樞興奮作用,被認定為興奮劑,因此運動員應該避免使用。

止咳藥

感冒藥中常用的止咳藥是右美沙芬,而部分止咳糖漿可能含有可待因,上述兩種藥物均有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作用於中樞系統的藥物總給人離迷幻藥相去不遠的感覺。右美沙芬不存在成癮性,按說明書正確使用是安全的。可待因屬於嗎啡的甲基衍生物,在人體內有10%的可待因會轉變成嗎啡,具有一定的成癮性。除非必須,否則不應主動要求醫生給自己開具含有可待因的止咳糖漿,即使確實需要用藥,也不應擅自長期使用。

抗病毒藥

“感冒必須服用抗病毒藥?”很多人都會有此疑問。常用的抗病毒感冒藥只有一種——金剛烷胺,該藥除了感冒,對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療效。

抗病毒藥存在一定的藥品不良反應,對於普通感冒,單純對症治療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沒有必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但對於某些特殊的患者,則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規範使用抗病毒藥物。

中藥

中醫治療感冒有傳統的經驗和特色,主要是著眼於“正”、“邪”關係的調整,即通過對機體狀態的調整達到治療目的,但具體運用也很有講究,很多中藥的感冒藥同時也會添加西藥成分,在這種情況下注意不要再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藥,否則容易出現服藥過量。還有就是,中藥不代表安全係數高,更不代表吃多少都可以,請嚴格按說明書或遵醫囑使用。中藥治感冒,需分寒與熱。

(1)風寒感冒 多見於冬春季,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主要症狀是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周身關節酸痛、鼻塞流清涕、噴嚏、咽喉癢、咳嗽、咯稀白痰、舌苔薄白、脈浮緊。

應選用發散風寒的辛溫解表藥,以含有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為主要成分。如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參蘇理肺丸、通宣理肺丸、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

服藥後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散風寒。

(2)風熱感冒 多見於夏秋季,外感風熱、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主要症狀表現為發熱較重、微惡風寒、頭痛、咽痛或扁桃腺腫痛、 鼻塞、流黃涕、咳嗽、咯出黏痰或黃痰、口渴喜飲、舌苔薄白微黃、脈浮數。

治療應選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以含有菊花、薄荷、桑葉等為主要成分。如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板藍根沖劑等。方藥可選用銀翹散加減,中成藥可選用疏風解毒膠囊、銀翹解毒丸、清開靈口服液等。羚翹解毒丸適於發熱、咽痛、咽幹、咳嗽症狀;銀翹解毒片適於風熱感冒,以咽喉腫痛、小便短赤為主要表現者;柴胡口服液主要用於以發熱為主者;板藍根沖劑適於發熱、咽痛;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主要用於發熱、咽痛為主者。

(3)暑濕感冒 多見於夏季,因患者素有濕熱,又加感冒而得,也可因過食冷飲瓜果而引起。主要是惡寒發熱、頭痛頭脹、胸膈痞滿、腹痛腸鳴、嘔吐腹瀉、身乏無力、口淡無味、食欲不振等症。治療宜芳香化濁、和中解表。可服藿香正氣膠囊、十滴水、六一散、雲香精、四正丸、六合定中丸、天中茶、甘露茶、甘和茶等。

(4)時行感冒 即西醫所說的流行性感冒,與風熱感冒相似,但發病快、病情重、高燒、怕冷寒戰、頭痛劇烈、肢體酸痛、疲倦無力、舌質紅、苔黃、脈浮數有力等症。治療宜清熱解毒、疏風透表,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複方銀黃口服液、連花清瘟膠囊等。必要時應該配合西醫治療,並注意消毒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