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涼拌臘肉怎麼做好吃呢

臘肉的食用季節並沒有明確的限制, 四季裡都是可以食用的, 每年以臘月為主要的製作季節, 做好的臘肉可以存放很久, 當冰箱出現在大家的視線時多數人會把做好的臘肉存儲到冰箱裡, 這樣存放的時間則會更久。 臘肉在食用時有很多方法, 燉湯、炒、涼拌等。 那麼涼拌臘肉怎麼做好吃呢?我們就來看看涼拌臘肉好吃的做法。

做法一

主料:

臘肉500g

輔料:

油適量、鹽適量、蒜適量、蔥適量、醋適量、生抽適量

步驟:

1.洗好的臘肉和調料。

2.把臘肉放鍋裡蒸一小時。

3.蒸好的臘肉去皮。

4.去皮的臘肉切片, 裝在盤裡。

5.做蘸的料汁;把蒜和少許蔥放碗裡, 鍋內燒油, 澆在上面。

6.把剩下的蔥放碗裡, 加入一勺醋。 一勺醬油, 拌勻即可。

做法二

食材用料:

臘肉、黃瓜、雞蛋、白醋、蒜、鹽、香菜、芝麻油、芥茉

菜譜做法:

1.臘肉一小塊, 用水浸泡1小時, 稀釋多餘鹽份, 上屜蒸到瘦肉紅勝胭脂、肥肉透明可鑒,

拿出切成薄片。

2.選擇大小勻稱的黃瓜, 切成細絲。

3.雞蛋一個, 攪打均勻, 中火燒熱鍋, 將蛋液在鍋中攤開, 不放油和鹽, 攤勻, 然後用手揭起其中一角, 就勢將整個蛋餅翻面。 關火。 攤出的蛋餅是非常薄的。 如果一次不成型, 練習兩次就掌握好要領了。

4.將三種材料放在盤中, 由於臘肉是鹹的, 可在最後放。

小貼士:

一般人均可食用, 老年人忌食;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禁食。

如果暫時放開“口感”, 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 臘肉對很多人, 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 實在不是一種合適的食物。

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 從重量上看, 100克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 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

比豬肉要高50%!很多證據表明, 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 其次, 臘肉營養損失多。 在製作過程中, 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 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含量均為零。 可以說, 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 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雪上加霜”。 第三, 臘肉的含鹽量較高。 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 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 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 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涼拌臘肉怎麼做好吃呢?要涼拌的臘肉必須是極瘦的, 當然有點肥肉是最好的, 但是不能過於肥膩, 不然涼拌是無法吃下去的。 當然涼拌臘肉是可以放佐料的,

佐料的選擇也沒有標準, 只要符合飲食的要求即可。 但是對臘肉的選擇則會更注重, 必須是新鮮的且在保質期內的臘肉, 臘肉已經變質的異味後必須放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