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走馬胎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Zǒu Mǎ Tāi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金牛科植物走馬胎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A.Pseu-doverticillata Merr.」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 多為鮮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00m以下的山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去腐;生肌活血。 主癰疽瘡癤;下肢潰瘍;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陸川本草》:去腐, 生肌, 消炎。 治癰疽發背, 潰瘍。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鮮葉搗爛外敷瘡癤腫痛, 下肢潰瘍, 跌打扭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