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吞咽障礙的影響有哪些

生活當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疾病, 都是會引發這樣的難題的, 從剛開始的不瞭解, 到最後對病情的全面瞭解, 需要一個過程, 特別是吞咽障礙, 很多人並不以為剛開始的症狀是這種疾病, 會讓人誤以為只是得了氣管或食道疾病, 其實吞咽障礙在國外每年有千萬人以上患病, 會讓人們身體的正常軀體反射發生變化, 導致人們的口腔咽喉, 食管功能難以控制, 所以會因為吞咽障礙造成缺水, 營養不良, 吸入性肺炎, 還有可能會引發窒息的風險, 嚴重的會出現嗆咳, 務必要早早的接受治療。

概述

吞咽障礙(SwallowingDisorders或dysphagia)是指不能夠將食物由口腔送入胃內, 不包括食物入口(Feedingdisorder是指不能將食物攝入口內)和胃排空異常(胃的出口堵塞, 食物不能從胃進入小腸)。 在美國, 每年1000萬人患有吞咽困難。

吞咽是最複雜的軀體反射之一, 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咽、喉和食管功能的協調.吞咽障礙可導致脫水、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可反復發生),

甚至窒息而死亡。

從吞咽開始到食物到達賁門, 經歷上述複雜的過程, 所需時間僅為幾秒鐘。 這表明正常人類的吞咽反射弧上某個環節受損傷時, 就會發生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的患者有的會因被吞咽的食物經常誤入氣管而引起肺部感染即所謂的吸入性肺炎而喪生。 故在發病初期出現吞咽活動不協調、吞咽時常發生嗆咳現象, 就應引起注意並及早檢查治療。

吞咽生理

正常生理性吞咽動作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和Ⅴ、Ⅶ、Ⅸ、Ⅺ、Ⅻ腦神經及頸叢共同參與完成。 吞咽分為:

(1)製備相食物由唇、齒、頜、舌、頰肌、硬齶、軟齶分別嚼碎和操縱。

(2)口腔相此期舌上的食物被主動送至口腔後部,

舌將食物壓入咽部。

(3)咽相食物由咽部運送至食管。 這是一種反射活動。

(4)食管相食團因重力及食管蠕動順食管進入胃中。

病因

各種影響正常吞咽生理的因素均可導致吞咽障礙, 如因口咽部炎症疼痛不敢吞咽;食管內梗阻及食管腔外壓迫;咽與軟齶感覺障礙;肌病性或心因性疾病吞咽障礙。 本章主要介紹康復工作中較常見到的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礙, 表現為口控制能力和食物咀嚼能力減弱;吞咽反射出現延遲;吞咽後, 咽部遺殘留食物;在吞咽過程中, 殘留食物被吸入氣管。

評定

(1)篩查吞咽障礙是否存在;

(2)提供吞咽障礙病因和解剖生理變化的依據;

(3)確定患者有無誤咽的危險因素;

(4)確定是否需要改變提供營養的手段;

(5)為吞咽障礙診斷和治療推薦輔助測試及必要程式。

評定方法

咽側位元像, 示動態造影時顯示的咽食管段(兩個箭頭之間為其長度)。

攝食前的一般評價

1)基礎疾病:把握不同基礎疾病如腦損傷、腫瘤、重症肌無力等的發生發展, 有利於採取不同的康復手段。

2)全身狀態:注意有無發熱、脫水、低營養, 呼吸狀態、體力、疾病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 確認患者是否適合攝食

3)意識水準:用GlasgowComaScale等來評價意識狀態, 確認患者的意識水準是否可進行清醒進食, 是否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4)高級腦功能:觀察語言功能、認知、行為、注意力、記憶力、情感及智力水準有無問題。

吞咽功能評價

1)口腔功能:仔細觀察口部開合、口唇閉鎖、舌部運動、有無流涎、軟齶上抬、吞咽反射、嘔吐反射、牙齒狀態、口腔衛生、構音、發聲(開鼻聲:軟齶麻痹;濕性嘶啞:聲帶上部有唾液等殘留)、口腔內知覺、味覺、隨意性咳嗽等。

2)吞咽功能:在床邊可進行的測試有以下兩種:①“反復唾液吞咽測試”:被檢查者採取坐位, 臥床時採取放鬆體位。

檢查者將手指放在被檢查者的喉結及舌骨處, 讓其儘量快速反復吞咽, 觀察30s內喉結及舌骨隨著吞咽運動越過手指, 向前上方移動再復位的次數。 高齡患者做3次即可。 ②“飲水試驗”:讓患者喝下一茶匙水, 如無問題, 矚患者取坐位, 將30ml溫水一口咽下, 記錄飲水情況, I.可一口喝完, 無噎嗆;II.分兩次以上喝完, 無噎嗆;III.能一次喝完, 但有噎嗆;IV.分兩次以上喝完, 且有噎嗆;V.常常嗆住, 難以全部喝完。 情況I, 若5秒內喝完, 為正常;超過5秒, 則可疑有吞咽障礙;情況II也為可疑;情況III、IV、V則確定有吞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