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你的腰很受傷你知道么

“夭”椎預警黃燈

腰背疼痛:最常見、最容易被察覺到的臨床表現。 疼痛時間數天或數年。 感覺疼痛的部位較深, 活動時加重, 臥床休息后減輕。

大腳趾麻木:穿鞋時一般靠大腳趾用力, 于是出現穿鞋、走路時用不上力, 甚至腳尖拖地, 還有時會出現腳背麻或腳掌麻等。

腿疼:表現為一條腿(少數人是兩條腿)疼、麻、涼、熱脹, 約有98%的腰椎間盤突出者出現腿疼的癥狀。

腰容易扭傷:腰很容易被“抻”到, 只是彎腰拿了點東西或洗臉、起床疊被就發生腰痛, 很可能不是肌肉拉傷而是腰椎間盤發出的信號。

脊柱側彎:如果發現脊柱變得左右扭曲,

即便沒有腰痛的癥狀, 也可能是腰椎病變的前期癥狀。

腰傷最疼5 種人

坐位工作、經常開車、長期彎腰或腰部處于固定姿勢工作的人、超級腰瘦的女性, 最可能導致腰部肌肉及椎間盤的急慢性損傷。 所以這類人更應當隨時注意腰部的正確姿勢、防止過度疲勞、防止腰部外傷及受寒, 加強腰部肌肉鍛煉。

腰有幾種痛

我們常說的腰痛, 在醫生那里有若干種解釋, 可能是長期疲勞后造成的肌肉勞損, 可能是過多的壓力引起腰椎間保護層破裂, 致使神經受到壓迫, 還可能因為某個部位損傷退化, 其周圍組織為達到平衡出現病理性增生……1 和2 可能同時出現, 也可能因為有了1 才有2。 總之, 知道我們傷在何處不是目的,

只是為了更清楚因何而傷, 在身體健康時未雨綢繆才是愛護腰椎的根本之道。

腰椎間盤突出與膨出:腰椎間起保護作用的纖維環破裂, 椎內的物質刺激、壓迫神經。 淺層斷裂是膨出(較輕), 深層斷裂是突出。

腰肌勞損:腰背部肌肉在長時間地繃緊、拉伸后, 出現疲勞, 形成損傷性炎癥。

腰椎增生:腰椎間盤因長期損傷而退化, 椎體就會發生病理性增生, 俗稱骨刺。

腰椎管狹窄:除先天因素外, 椎間盤退化, 也會引起椎管前后呈不同程度的狹窄, 壓迫神經。

數字

80% 腰痛是一種常見病, 發病率僅次于感冒。 據統計, 成年人一生中幾乎80%的人都有過腰痛的經歷。

1/3 約有1/3 的腰傷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史。

20-40歲: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于青壯年,

其中約有80% 發生在20-40 歲之間。

25歲:急性腰痛的首次發作為25 歲左右;30-40 歲的人群中, 腰疼頻發;腰痛發作高峰為40-45歲, 是45 歲以下人群中最常見的限制活動的原因。

考考你:哪種體位對腰椎負荷最大?

選擇:A 站立 B 坐位 C 臥位

正確答案應該是B, 坐位時身體重力中心移向脊柱前方, 腰椎的負荷比站立時大。 最好使用有腰托的座椅, 可以減小負荷。

站立時, 軀干、雙上肢和頭部的重量可經椎間盤均勻傳到腰椎的各部分。 仰臥時, 脊柱減少了上身的重量, 因而負荷最小。

當然額外的, 在搬提重物時, 腰椎尤其是腰椎下部受力最大, 受力強度不僅在于物品的重量, 還與物品的體積、搬動方式、腰椎彎曲程度有關。

腰部長期承受超負荷的壓力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

很腰傷的五字真言

僵-上班坐、下班也坐-腰椎受壓

有研究表明, 人體在前傾20 度坐位時, 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最大。 這正是我們在電腦前做報表、上網、打CS 時經常保持的姿勢。 長期如此坐位, 腰椎受壓整體下沉縮短, 身體的中軸線跟著后移, 使椎間盤向后突出。

疲- 一天當作25 小時-腰椎過度屈曲

在我們的日常活動中, 腰椎大多處于屈曲狀態, 過度工作就等于增加腰椎屈曲的時間。 統計表明, 腰椎屈曲的頻度一天中最高的可達3000 - 5000 次。 這種過多的、反復的屈曲是造成椎間盤病變最常見的原因。

振-開車時考驗腰椎-脊柱被反復拉伸

科學家們發現, 腰骶部的固有頻率和行車中駕駛座椅的振動在同一個低頻范圍,

所以開車時腰椎很容易和汽車產生共振。 這種共振意味著脊柱不斷地被壓縮與拉伸, 同時使周圍組織肌肉也跟著疲勞, 影響腰椎間盤的新陳代謝速度, 會加速腰椎的退化、變形。
寒-露出小蠻腰-影響腰椎的營養供應

腰部特別怕冷。 如果冬天露腰, 為了抵御寒氣, 腰背部的肌肉痙攣, 小血管收縮, 使得局部血液循環減少, 會影響椎間盤的營養供應, 椎間盤內壓力升高, 造成更多的傷害。

猛-突受外力-易發腰扭傷

正常的腰椎間關系富有彈性和韌性, 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 可承擔450Kg 的壓力而毫發無傷。 但這些力量必須和緩地從正面壓下, 如果突然受力或在缺乏運動后突然用力, 很容易突破它的承受極限, 引發腰扭傷。

正確的駕駛姿勢

雙目平視, 雙手握在方向盤的10 點10 分處, 上臂與方向盤呈90 度角。 座椅的靠背呈23 度后傾角, 坐墊呈7 度向前翹起, 臀部置于坐墊和靠背的夾角中, 以在操作時不會向前移動為適宜。 駕車后, 避免立即做搬提物體和屈曲身體的動作。

腰痛治療最常見的誤區

誤區一:姑息遷就, 得過且過

香港的一項調查顯示, 有多于30% 曾有急性腰痛的被訪者, 當痛癥發作時選擇“自己搽藥膏/ 跌打酒”, 并沒有尋求醫療服務。

誤區二:腰痛只用止痛藥

腰痛發作時, 我們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疼痛上, 著重選擇止痛藥, 哪兒疼貼哪兒, 哪兒疼抹哪兒。 殊不知, 止痛藥只起到皮膚表面麻醉的作用, 會掩蓋癥狀。 藥物只能緩解或控制腰痛, 平時正確用腰、保護腰才是腰部健康的根本。

誤區三:初見效果,馬上停藥

有時用了一段時間藥,癥狀基本控制住后, 就喜滋滋地隨即停藥。其實這時,病灶處的炎癥只是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穩定,停藥后,會馬上或者反復發作。

誤區四:按摩師≠專業脊醫

腰痛時,我們習慣借助按摩來舒緩疼痛。確實,按摩能起到緩解作用,但不能除根治本,而且腰部和頸部一樣不能輕易按摩,否則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事故。專家建議,必須選擇對腰椎有相當認識的專業脊醫來治療腰痛。

誤區五:腰痛厲害時大不了做手術,一勞永逸

腰椎手術是最后不得不用的法寶。腰椎在我們一生中活動較多,經過手術后,這個部位會變得相對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而且一旦做了“錐體融合術”,就會成為一個為“五斗金”也不折腰的人——已經失去了彎腰的權利。

強健腰椎

養成貴族的端正姿勢

貴族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姿勢永遠端正、優雅。這種姿勢訓練不僅表現禮儀,對腰椎也很有幫助。讓我們從每個姿勢五分鐘開始,逐漸養成良好的體態。

坐位訓練:坐在有靠背的木椅上,髖部、膝部屈曲90 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

站立訓練:腰背部緊貼墻壁直立,以腰椎和墻之間伸不進手為原則,然后逐漸屈髖屈膝下蹲。

步行訓練:頭上頂一本書,保持腰椎垂直邁步前進,盡量不要使頭上的書掉下來;兩手各平舉一較輕物品,腰椎保持平直,邁步前進。

保持恒定的體重

體重的增加不知不覺,而且脂肪最容易在身體中段堆積,所以我們常于不經意中在腰間發現自己的“輪胎”。這些贅肉就是腰上掛的一個個沙包,既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鍛煉而容易軟弱。

“大雁式”鍛煉腰部肌肉

發達的腰肌和腹肌可以像一個夾板,很好地保持脊柱在任何運動、靜止狀態的穩定性,保護腰椎免受傷害。增加腰部肌肉力量最好的方法是游蛙泳。此外,還可以每天做“大雁式”:俯臥位,用力挺胸抬頭,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猶如大雁在飛。每次抬起動作要持續5 秒鐘,然后放松肌肉,休息3 - 5 秒。每天早晚各鍛煉一次,每次做30 個。

保持身體柔韌性

身體柔韌,腰部損傷的機會就可以減少。練習瑜伽、太極可以增強身體的柔韌性,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適當的床墊

標準以半硬為佳,有助于維持脊椎正常生理彎曲度、減輕腰酸背痛。過軟,會因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四邊高的狀態。這樣增加了腰背部肌肉的張力,從而直接影響脊椎本身的生理曲線。過硬,使體重集中在2 - 3 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而影響血液循環,必須頻頻更換睡姿以求調整,因此會干擾睡眠品質。

現在根據人體力學, 床墊廠家開發出多種規格和彈性的床墊,適合人體各部位不同負荷和人體曲線的需要,我們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誤區三:初見效果,馬上停藥

有時用了一段時間藥,癥狀基本控制住后, 就喜滋滋地隨即停藥。其實這時,病灶處的炎癥只是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穩定,停藥后,會馬上或者反復發作。

誤區四:按摩師≠專業脊醫

腰痛時,我們習慣借助按摩來舒緩疼痛。確實,按摩能起到緩解作用,但不能除根治本,而且腰部和頸部一樣不能輕易按摩,否則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事故。專家建議,必須選擇對腰椎有相當認識的專業脊醫來治療腰痛。

誤區五:腰痛厲害時大不了做手術,一勞永逸

腰椎手術是最后不得不用的法寶。腰椎在我們一生中活動較多,經過手術后,這個部位會變得相對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而且一旦做了“錐體融合術”,就會成為一個為“五斗金”也不折腰的人——已經失去了彎腰的權利。

強健腰椎

養成貴族的端正姿勢

貴族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姿勢永遠端正、優雅。這種姿勢訓練不僅表現禮儀,對腰椎也很有幫助。讓我們從每個姿勢五分鐘開始,逐漸養成良好的體態。

坐位訓練:坐在有靠背的木椅上,髖部、膝部屈曲90 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

站立訓練:腰背部緊貼墻壁直立,以腰椎和墻之間伸不進手為原則,然后逐漸屈髖屈膝下蹲。

步行訓練:頭上頂一本書,保持腰椎垂直邁步前進,盡量不要使頭上的書掉下來;兩手各平舉一較輕物品,腰椎保持平直,邁步前進。

保持恒定的體重

體重的增加不知不覺,而且脂肪最容易在身體中段堆積,所以我們常于不經意中在腰間發現自己的“輪胎”。這些贅肉就是腰上掛的一個個沙包,既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鍛煉而容易軟弱。

“大雁式”鍛煉腰部肌肉

發達的腰肌和腹肌可以像一個夾板,很好地保持脊柱在任何運動、靜止狀態的穩定性,保護腰椎免受傷害。增加腰部肌肉力量最好的方法是游蛙泳。此外,還可以每天做“大雁式”:俯臥位,用力挺胸抬頭,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猶如大雁在飛。每次抬起動作要持續5 秒鐘,然后放松肌肉,休息3 - 5 秒。每天早晚各鍛煉一次,每次做30 個。

保持身體柔韌性

身體柔韌,腰部損傷的機會就可以減少。練習瑜伽、太極可以增強身體的柔韌性,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適當的床墊

標準以半硬為佳,有助于維持脊椎正常生理彎曲度、減輕腰酸背痛。過軟,會因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四邊高的狀態。這樣增加了腰背部肌肉的張力,從而直接影響脊椎本身的生理曲線。過硬,使體重集中在2 - 3 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而影響血液循環,必須頻頻更換睡姿以求調整,因此會干擾睡眠品質。

現在根據人體力學, 床墊廠家開發出多種規格和彈性的床墊,適合人體各部位不同負荷和人體曲線的需要,我們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