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假藥成本低利益高 屢禁不止

“如果假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那還算不錯, 因為吃了這樣的假藥頂多是沒有效果, 大不了貽誤病情。 真正可恨的是那些非法添加其他化學物質的造假者, 那樣的假藥不僅沒有治療作用, 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澱粉、糊精搖身一變成為包治百病的“神藥”;成本僅一元左右, 售價卻高達數十元……日前, 記者採訪藥監人員以及醫藥行業業內人士瞭解到假藥出爐的各種黑幕。

成本一元零售四十餘元

目前, 市場上的假藥主要有以下三種, 在大連從事多年藥品銷售的業內人士趙軍告訴記者,

首先是“稀釋”型假藥, 即將真藥分拆, 混以澱粉或其他成分物質, 再重新包裝, 如此一來, 一份真藥變成了多份假藥。 其次是一點藥物成分也沒有, “完全使用澱粉, 或糊精製作。 ”

“吃了這樣的假藥頂多是沒有效果, 貽誤病情。 真正可恨的是那些向假藥裡非法添加其他化學物質的造假者。 ”趙軍說。 對此, 記者從藥監部門瞭解到, 目前確有很多假藥中添加了其他的成分, 比如向抗風濕類藥品中添加強的松、雙氯滅痛等激素類成分。 由於這些激素類成分的作用, 患者在服用這些假藥後短時間內症狀趨勢能夠得到緩解, 但長期服用會造成藥源性疾病及激素類的副作用。

還有些假藥生產者降糖藥中添加一些國家明令禁止的化學藥物成分,

持續服用, 不但會耽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時間, 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腎衰、心衰以及循環系統衰竭。 此外, 還有些執法過程中查獲的假藥“根本就不知道添加了哪些物質。 ”藥監人員告訴記者, 檢測時, 有時在這些假藥中根本檢測不出任何藥物成分。

目前市場上的藥物造假形式有以下幾種, 對此, 大連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稽查處副處長鄧曉健介紹, 一是仿冒知名企業、知名品牌的藥品依然比較突出, 僅憑肉眼很難識別出真偽。 如標示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氟桂利嗪膠囊(西比靈)”等, 這些仿冒的藥品在外包裝印刷、色澤及做工上與正規企業所生產的極其相似, 不經生產企業檢驗、鑒定難以識別其真偽。

二是盜用合法生產企業名稱或合法批准文號, 如:標示張家界市長康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腸康膠囊”, 經核查, 該企業從未生產過這種藥品。 標示四川泰樂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腸炎康”(標示批准文號為國藥准字Z20043784), 經核查, 不是標示企業所生產, 為盜用該企業藥品“速效止瀉膠囊”合法批准文號的假藥。

三是杜撰藥品生產企業名稱以瞞天過海。 如假藥“楊氏胃康膠囊”所標示的藥品生產企業為陽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經核查該公司根本不存在。 四是以類似品種冒充正宗中藥飲片, 以假亂真。 如有的用與“川貝母”形狀相似的“東小貝”冒充“川貝母”, 不具有中藥鑒別技能的, 很難鑒別其真假。

驚人的利益是假藥打而不絕的主要原因。

趙軍說, 一種藥物從地區總經銷的進貨價到最終市場上的零售價, 至少要翻三四倍。 “合法藥品銷售環節存在層層‘扒皮’的現象, 可見其利潤空間之大。 你說真藥尚且如此, 那沒有任何成本, 且又省掉很多‘扒皮’環節的假藥, 利潤空間該有多大呢?”趙軍告訴記者, 據他所知, 一種假冒眼藥水, 成本只有1元左右, 市場零售價卻高達40多元。 “還有的造假者用澱粉、糊精製成膠囊、片劑, 冒充藥品, 患者需要什麼藥, 他就貼什麼標籤!”趙軍說。

賣一盒假藥也構成銷售假藥罪

這些假藥是如何流入市場的呢?趙軍說, 根據規定, 批發、代理機構銷售藥品時, 必須持有國家相關機構出具的手續, 而藥店進購藥品, 也都要出具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

“在利益的趨勢下, 個別藥房對進貨管道要求不嚴格, 管理上也不是很規範, 給了個別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

鄧曉健介紹, 目前大連市一些大型的連鎖藥房, 上架藥品統一由總公司配送, 而總公司進藥多是直接與品牌製藥廠家聯繫, “因此它們銷售假藥的可能性不大。 ”趙軍說, “那些非連鎖的單體藥房具有獨立進貨權, 這種情況下, 只要供貨方出示相關材料, 藥房也不管真假, 只要有利潤就進貨, 事實上那些手續很容易造假。 而有些藥房, 甚至在供貨方手續不全的情況下, 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那些售賣假藥的藥房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瞭解, 趙軍說, “常年與藥物打交道, 哪些藥物多少錢他們心裡肯定有數,

如果某種藥價格過低, 那裡面肯定有問題。 只是在利益面前, 他們不願意深究罷了。 ”

記者從藥監部門瞭解到, 大連目前查獲的假藥大部分來自於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地區的單體藥房和個體診所, 主要是這些藥品經營、使用單位為降低藥品成本, 不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對供貨方提供的藥品品質檔案沒有進行認真核實, 客觀上為假藥流入市場創造了條件。

根據規定, 鄧曉健說, 對於醫療機構這類特殊主體實施的銷售假藥、劣藥行為, 將作為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的共犯, 依法定罪處罰。 這對於進一步規範中藥飲片市場提供了法律依據。 銷售假藥既破壞國家藥品管理制度, 又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所以, 只要銷售假藥, 不管數量多少,也不管涉案金額多少,哪怕是只賣一盒,也不管是否對患者構成嚴重後果,都構成銷售假藥罪。

鄧曉健表示,患者服用“假藥”輕則貽誤病情,重則會對肝、腎等臟器造成極嚴重的損害,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購藥過程中,應對產品的名稱、包裝、說明書、標示的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期以及生產廠家進行仔細檢查,務必索要正規的銷售憑證。警惕打著免費講課、贈品、義診的招牌,實際推銷假藥的騙局,也不要相信非法廣告而郵購藥品,或在未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互聯網站上購買藥品。如果對藥品真偽有疑問或發現藥品有品質問題,可依據銷售憑證向當地藥品監管部門投訴,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電話:84200000或96111。

不管數量多少,也不管涉案金額多少,哪怕是只賣一盒,也不管是否對患者構成嚴重後果,都構成銷售假藥罪。

鄧曉健表示,患者服用“假藥”輕則貽誤病情,重則會對肝、腎等臟器造成極嚴重的損害,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購藥過程中,應對產品的名稱、包裝、說明書、標示的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期以及生產廠家進行仔細檢查,務必索要正規的銷售憑證。警惕打著免費講課、贈品、義診的招牌,實際推銷假藥的騙局,也不要相信非法廣告而郵購藥品,或在未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互聯網站上購買藥品。如果對藥品真偽有疑問或發現藥品有品質問題,可依據銷售憑證向當地藥品監管部門投訴,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電話:84200000或9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