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消化腺的出現或是節肢動物多樣性演化的誘因

寒武紀生命大暴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 一直困擾著學術界。 5月2日, 《自然—通訊》發表了西北大學教授劉建妮、法國里昂大學Vannier博士等關於節肢動物多樣性演化誘因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認為:消化腺的出現極有可能是節肢動物多樣性分異及大量輻射演化的誘因。

節肢動物的起源和多樣性分異問題, 一直是學術界努力探索的熱點命題。 古生物學家經過多年的系統研究, 認為節肢動物極有可能起源於寒武紀廣泛出現的葉足動物, 並且發現了葉足動物向節肢動物進化過程中多個珍稀的過渡環節。

然而, 有關寒武紀節肢動物的多樣性分異產生的原因和誘發機制卻鮮有進展。

研究人員從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化石的內部結構入手, 結合現生節肢動物的特徵, 對比研究了中國澄江化石庫及北格陵蘭的Sirrus Passet化石庫中大型葉足動物和節肢動物的消化腺, 結果表明消化腺的出現使節肢動物的消化功能和新陳代謝大大增強, 而要滿足消化功能和新陳代謝的需求, 捕食能力必須增強, 捕食能力的增強又進一步促進了節肢動物的大量輻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