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藥都是根據不同的植物和其他物質制作而成, 藥對疾病治療都是有著很好習慣, 而且不同的藥在治療疾病上, 也是有著一些區別, 所以藥是很不能隨意選擇的, 這樣對疾病治療, 也是沒有任何幫助, 那菖蒲是一個很好的藥材, 對疾病治療上, 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 那菖蒲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 所以對選擇它的時候, 也是需要對它進行一些了解在, 這樣對疾病治療, 才會有很好的幫助, 使得使用的時候, 不會出現異常。

菖蒲的功效:

菖蒲又叫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大葉菖蒲、白菖蒲, 菖蒲的功效是辟穢開竅、宣氣逐痰、解毒殺蟲, 菖蒲的作用是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風寒濕痹、噤口毒痢、外敷癰疽疥癬, 菖蒲用于癲癇、痰熱驚厥、胸腹脹悶、慢性支氣管炎。

別名: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大葉菖蒲、白菖蒲。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性溫, 味辛、苦。

功效:辟穢開竅, 宣氣逐痰, 解毒, 殺蟲。

主治:癲狂, 驚癇, 痰厥昏迷, 風寒濕痹, 噤口毒痢, 外敷癰疽疥癬。 開竅, 化痰, 健胃。 用于癲癇、痰熱驚厥、胸腹脹悶、慢性支氣管炎。

來源:根莖供藥用, 8~9月采挖根莖, 除去莖葉及細根, 曬干。


菖蒲葉叢翠綠, 端莊秀麗, 具有香氣, 適宜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 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布景用。 葉、花序還可以作插花材料。 可栽于淺水中, 或作濕地植物。 是水景園中主要的觀葉植物。 全株芳香, 可作香料或驅蚊蟲;莖、葉可入藥。

菖蒲治療腸炎、爛鰓、赤皮病, 每畝水面用切碎的菖蒲4~5公斤, 蓖麻葉4~5公斤, 裹在10公斤左右的松枝葉, 扎成2~3捆, 放置食場及上風進水口處, 浸沒在水中, 每天翻動一次, 使其腐爛,

同時每天內服白楊葉(每萬尾魚種1~1.5公斤), 連服6天。 或將藥粉打成漿汁, 潑入水中。 治療水霉病, 每畝水面用菖蒲1.3~2.5公斤, 加食鹽0.5~1公斤, 人尿2~5公斤, 全池遍灑。

1、痰蒙清竅, 神志昏迷。 本品辛開苦燥溫通, 芳香走竄, 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 且兼具化濕, 豁痰, 辟穢之效。 故擅長治痰濕穢濁之邪蒙蔽清竅所致之神志昏亂。 治中風痰迷心竅, 神志昏亂、舌強不能語, 常與半夏、天南星、橘紅等燥濕化痰藥合用, 如滌痰湯(《濟生方》);若治痰熱蒙蔽, 高熱、神昏譫語者, 常與郁金、半夏、竹瀝等配伍, 如菖蒲郁金湯(《溫病全書》);治痰熱癲癇抽搐, 可與枳實、竹茹、黃連等配伍, 如清心溫膽湯(《古今醫鑒》);治癲狂痰熱內盛者, 可與遠志、朱砂、生鐵落同用, 如生鐵落飲(《醫學心悟》);用治濕濁蒙蔽,

頭暈, 嗜睡, 健忘, 耳鳴, 耳聾等癥, 又常與茯苓、遠志、龍骨等配伍, 如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2、健忘, 失眠, 耳鳴, 耳聾。 本品入心經, 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 故可用于上述諸癥。 治健忘證, 遠志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 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引發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 常與人參、白術、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 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 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 如安神補心丸(《中藥制劑手冊》)。

3、噤口痢。 本品芳香化濕、燥濕, 又行胃腸之氣。 治療濕濁、熱毒蘊結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 痢疾后重等, 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

如開噤散(《醫學心悟》)。

4、濕阻中焦, 脘腹痞滿, 脹悶疼痛。 本品辛溫芳香, 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 用治濕濁中阻, 脘悶腹脹、痞塞疼痛, 常與砂仁、蒼術、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 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 如連樸飲(《霍亂論》)。

通過以上介紹, 對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 它在解毒和殺蟲上, 有著很好效果, 那這樣的藥材, 也是擁有上千年的歷史, 所以對一些特殊疾病治療中, 也都是有這樣的藥材, 那對菖蒲的使用, 也都是很廣, 治療疾病上, 種類也是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