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痰蒙清竅神志昏迷

導語:菖蒲是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 全株有毒, 且根莖毒性較大, 口服多量會產生強烈的幻視。 菖蒲葉叢翠綠, 端莊秀氣, 具有香氣, 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1、痰蒙清竅, 神志昏迷。 本品辛開苦燥溫通, 芳香走竄, 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 且兼具化濕, 豁痰, 辟穢之效。 故擅長治痰濕穢濁之邪蒙蔽清竅所致之神志昏亂。 治中風痰迷心竅, 神志昏亂、舌強不能語, 常與半夏、天南星、橘紅等燥濕化痰藥合用, 如滌痰湯(《濟生方》);若治痰熱蒙蔽, 高熱、神昏譫語者, 常與郁金、半夏、竹瀝等配伍, 如菖蒲郁金湯(《溫病全書》);治痰熱癲癇抽搐, 可與枳實、竹茹、黃連等配伍, 如清心溫膽湯(《古今醫鑒》);治癲狂痰熱內盛者, 可與遠志、朱砂、生鐵落同用, 如生鐵落飲(《醫學心悟》);用治濕濁蒙蔽, 頭暈, 嗜睡, 健忘, 耳鳴, 耳聾等症, 又常與茯苓、遠志、龍骨等配伍, 如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2、濕阻中焦, 脘腹痞滿, 脹悶疼痛。 本品辛溫芳香, 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 用治濕濁中阻, 脘悶腹脹、痞塞疼痛, 常與砂仁、蒼術、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 可與黃連、厚朴等配伍, 如連樸飲(《霍亂論》)。

3、噤口痢。 本品芳香化濕、燥濕, 又行胃腸之氣。 治療濕濁、熱毒蘊結腸中所致之水穀不納, 痢疾後重等, 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 如開噤散(《醫學心悟》)。

4、健忘, 失眠, 耳鳴, 耳聾。 本品入心經, 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 故可用于上述諸症。 治健忘證, 遠志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 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引發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 常與人參、白術、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

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 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 如安神補心丸(《中藥製劑手冊》)。

此外,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還有以下幾點, 對於聲音嘶啞、癰疽瘡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也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