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長期走路對膝蓋有影響嗎

在微信中有個稱為“微信運動”的小程式風靡全球, 有的人為了與身邊的朋友攀比步數, 不惜每天高強度步行以穩居第一, 然而長期走路容易對膝關節有影響, 容易減少壽命, 專家說不同的人每天的步行量也是不一樣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才能在不傷害身體的狀態下健康運動?

為了讓大家能在不傷害身體的狀態下健康運動, 專家給大家推薦推薦運動方式以及要領:

首先, 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 開始運動前最好做伸拉等準備動作或者原地小跑5-10分鐘, 增加關節靈活度, 防止運動受傷。

其次, 要運用正確的運動姿勢。

平地慢走的正確姿勢:眼睛自然地直視正前方, 上半身挺直, 不要前傾或駝背, 肩膀自然放鬆, 收小腹。 雙手輕輕握拳, 手臂彎曲、配合步伐向後擺動。 擺動手臂除了可以增加運動強度, 也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身體的節奏。

下半身盡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 感覺臀部的肌肉也被牽動到。 踏出時腳跟先著地, 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處。

快走還要遵循一個大原則。

速度:每分鐘120-140步/跑步機速度約6左右。 強度:呼吸和心跳加快, 有點喘但仍可說話。 時間:每次30分鐘以上、每週累計150分鐘以上,

消脂甩肉的效果比較好。

第三, 要選擇正確的時間、強度做健走。 儘量不要飯後立即出門鍛煉, 一般最好隔1小時左右再去運動。 而且在運動過程中, 應循序漸進, 量力而行, 不要心急, 不要突然開始又突然停止, 有序增加或減少運動量。

除了以上幾點, 養護你還需要做這些合理飲食結構。

合理飲食結構, 注意適量補鈣, 可以防治骨關節炎。 學會科學飲食, 注意鈣質攝入。 每日膳食必須多種食物適當搭配, 以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各類食物所提供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 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

中老年人應多食含鈣食物

另外, 中老年人在膳食中應注意多食含鈣食物, 如牛奶及豆製品, 鈣含量豐富, 利用率又高, 應注意補充。 蝦皮、芝麻醬、海帶、核桃、瓜子、土豆等, 可增加鈣質攝入。 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 多吃蔬菜水果, 也有利於膝關節的保護。 同時應多一些戶外活動, 增加陽光照射及補充維生素D, 以促進鈣吸收。

補充鹽酸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是關節炎中的重要構成物。 隨著年齡增加, 我們身體產生的葡萄糖胺越來越少。 臨床研究證明補充鹽酸葡萄糖胺可以顯著提高關節功能, 改善關節軟骨。

合理使用關節

合理使用關節。 老人上下樓梯時, 要儘量放慢速度。 下坡時, 儘量使用扶手。 居住房間應向陽、通風、濕度小、溫度適宜, 避免關節受涼, 每晚熱水泡腳。 床鋪應以硬木床代替軟床。 如膝關節退化程度嚴重, 可使用拐杖, 減輕已經損壞的關節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