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
難道僅僅是為了解渴嗎?當然不是。
水還會給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素,
其中水中礦物質的攝入占膳食總攝入的貢獻在一個比較寬的範圍,
最高可以達到20%。
在近日閉幕的全國營養科學大會上,
專家表示,
飲用水不僅要保證充足的量,
更要保證足夠的營養,
否則將對健康產生諸多危害,
影響各項人體機能。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冠生說,
飲用水中的鈣和鎂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關調查顯示,
國民膳食結構中鈣等營養素攝入不足,
而飲用水中的鈣鎂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膳食攝入不足的情況。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及生物統計系首任系主任何卡指出:水是必需的營養物質,
也是其他營養物質,
特別是微量礦物質的載體,
這也是長壽地區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
何卡發現,
世界長壽地區飲用水的一個共同特點,
就是水質呈弱鹼性,
而弱鹼性的水意味著水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礦物質,
對健康有益。
第三軍醫大學,
全軍軍事作業與環境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舒為群通過實驗研究發現:長期飲用pH為酸性的飲用水,
雖然人體酸堿平衡看似維持正常,
但是實際是人體為了保證穩態,
通過動員骨質中的鈣來維持酸堿平衡,
這就將損耗骨質,
長期飲用將造成骨質疏鬆等情況發生。
(賈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