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冬日曬太陽 勝似喝參湯

民間有句俗諺“冬日曬太陽, 勝似喝參湯”, 但其實曬太陽也有學問。

室外最好。 選擇清潔、平坦、干燥、周圍綠化較好、空氣流通、向陽且能避免強風吹襲的地方曬太陽最好。 要注意避開瀝青地, 因為瀝青升溫時會散發出有毒物質, 反而污染皮膚和不利于呼吸。 在室內曬太陽必須打開門窗, 以避免玻璃阻止紫外線通過。

防護到位。 因紫外線必須和皮膚親密接觸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所以要充分暴露。 但為了避免曬傷, 要注意暴露的部位:軀干部皮膚對日曬紅斑的敏感性高于四肢, 上肢皮膚的敏感性高于下肢,

肢體屈側皮膚的敏感性高于伸側, 頭、面、頸部及手、足部對紫外線最不敏感。 因此可以選擇敏感性差的部位充分暴露, 而敏感性高的部位適當涂抹防曬產品。 戴墨鏡可以避免陽光直射導致眼睛損傷。

因人而異。 凡患有出血性疾病、較重的心臟病、尿毒癥、活動性肺結核等嚴重疾病者不宜多曬太陽。 此外, 太陽輻射太強易引起白內障、光照性皮炎、結膜炎和熱調節障礙, 要特別加強預防。 對患有佝僂病癥狀或平時從未服過魚肝油和鈣片的小孩, 特別是營養不良或人工喂養兒, 應先服一段時間的維生素D制劑, 以防在曬太陽時突然發生抽風。

注意細節。 曬太陽前不宜吃芥菜、雪菜、萵苣、螺、蝦、蟹、蚌等光敏性食物, 以免引起光敏性藥疹或日光性皮炎。

曬后要多喝水, 多吃水果、蔬菜, 補充維生素C, 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時間以上午9~11時、下午3~4時為宜, 每次曬15~30分鐘。 曬太陽時若出現體溫升高、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等應立即停止。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