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這樣吸煙死的更快

吸煙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人類“第五種威脅”。 據報導, 目前全國每天有2000余人死於吸煙, 預計到2050年將增至8000人。 在與吸煙有關的死亡病例中, 慢性肺部疾患占 45% , 肺癌占 15% , 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風、心臟病以及肺結核共占 40% 。 如果現有的吸煙模式持續下去的話, 目前的年輕人將有三分之一死於煙草, 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將過早死亡, 其死亡就發生在35至69歲期間。

飯後一支煙

飯後吸煙可以導致膽汁入胃, 使膽酸的分泌排出量高於正常人的1倍, 這是造成幽門括約肌收縮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黏膜會因此受到損害,

對消化、營養、吸收過程均有不良影響。 長此以往, 會發生膽汁性胃炎等疾患。

服藥後抽煙:尼古丁降低血藥濃度

研究證明, 吸煙不僅會危害健康, 而且會干擾藥物代謝, 降低藥效, 甚至貽誤病情。 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在進入人體後, 會對肝臟中的代謝酶系統產生影響, 使藥物代謝的過程加快或變慢, 導致血液中藥物的有效濃度降低。 尼古丁能釋放抗利尿激素, 從而使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 導致藥物蓄積中毒。

此外, 吸煙會損耗合成維生素C、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所需的礦物質和各種必需營養素, 間接對藥物治療產生不利影響。

服藥半小時內不要抽煙

當然, 也不是所有的藥都會明顯受到吸煙的影響。 研究表明,

療效明顯受到吸煙影響的藥物包括解熱鎮痛藥、麻醉藥、平喘藥、抗心絞痛藥、抗血小板藥、降脂藥、降糖藥、利尿藥、抗酸藥、胃黏膜保護藥、避孕藥等。 在服用以上藥物期間, 尤其應當戒煙。

與此同時, 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潰瘍、肺部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及癌症的病人, 也應戒煙, 因為吸煙對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和療效影響最大。

此外, 無論患何種疾病, 服藥後30分鐘內務必不要吸煙。 研究顯示, 如果病人在服藥後30分鐘內吸煙, 血藥濃度會降至不吸煙時的5%, 導致藥效不能正常發揮。

應向醫生說明吸煙史

專家指出, 煙民在看病時, 應如實告訴醫生自己的吸煙史和吸煙量, 供醫生參考。 因為即使有些人能夠做到在用藥期間短期戒煙,

但其長期吸煙史已經導致身體狀況產生了變化, 同樣會對藥效造成影響。

而對於長期服藥的慢性疾病患者, 如果突然增減煙量或者戒煙, 更要及時告訴醫生。 有時候為了抵消吸煙造成的影響, 醫生有可能加大了藥量, 如果戒煙了, 醫生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處方和藥量。

綜合自:

服藥半小時內不宜吸煙。 中國中醫藥報, 2010-9-6.

飯後一支煙 難做活神仙。 中國中醫藥報, 201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