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治面癱的中藥有哪些

常見的能夠用來治療面癱疾病的中藥有哪些呢, 選擇中藥來治療疾病的時候對身體不會有什麼傷害, 所以說很多人願意去選擇中藥來治療疾病, 面癱這個疾病對人們的身體影響很大, 如果出現了面癱這個疾病的話, 那麼首先全身肌肉會出現僵硬的現象, 還有很多面癱患者在得病的時候手腳不靈活, 做什麼事情都不如意, 那麼治療面癱常見的中藥有哪些呢?

中藥治療面癱 中藥內服治療: 藥物組成:牽正東加味。 白芍20 g, 白芷15 g, 白附子6 g, 僵蠶15 g, 蟬蛻15 g, 炒地龍15 g, 全蠍10 g, 防風10 g, 仙靈脾15 g, 皂角12 g, 川芎10 g, 鉤藤20 g, 黃芪30 g, 葛根20 g, 紅花10 g, 蜈蚣(另包)2條。 用法:上藥除蜈蚣外, 水煎3次兌勻分服, 每日1劑。 蜈蚣放瓦上焙焦, 研為細末, 分3次用藥湯沖服。 中藥外敷治療: 馬錢子粉貼敷法。 馬錢子粉10 g, 用適量白酒調成稠糊狀, 放入密閉容器中備用。 風濕膏剪成約1 cm×1 cm大小方塊, 將適量馬錢子粉糊置於膏藥中央,

貼于陽白、太陽、頰車、牽正、下關、地倉等穴, 每次3~5個穴位, 稍加按壓。

每日按摩穴位3次, 每次5分鐘, 以促進藥物吸收。 一般貼藥後患者即感面部有牽扯感, 感覺越強烈, 治療效果越好。 7天一療程。 面癱俗稱口眼歪斜、卒口僻。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風口候記載:“風邪入于足陽明手太陽之經, 遇寒則筋急引頰, 故使口僻。 ”本病多由正氣不足, 絡脈空虛, 衛外不固, 風邪乘虛而入中經絡, 氣血痹阻, 面部足陽明失於濡養, 以致肌肉縱緩不收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 風寒導致面神經血管痙攣、缺血、水腫, 使面神經受壓, 神經營養缺乏, 以致引起神經變性而致病。

僵蠶、全蠍、白附子可祛風、活絡、通經脈;配以丹參、葛根、紅花可活血、化瘀、追風;佐以仙靈脾、皂角、蜈蚣有興奮神經的作用。

用防風、白芷、白附子、鉤藤可祛風散寒, 增加組織代謝, 減輕炎症和水腫, 促進血液迴圈暢通;用白芍、川芎養血活血祛風;黃芪益氣扶正祛風。 諸藥相合, 使邪去正複, 風寒得除, 經絡得養, 血脈流暢, 面癱乃愈。 用馬錢子粉外敷穴位可使藥物直接經皮吸收, 恢復面部癱瘓肌肉。 使用白酒調敷, 不僅中和馬錢子之寒性, 且能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 改善血液迴圈, 利於藥物吸收。 故內服、外敷二法同用, 可使經絡疏通, 氣血調和, 提高治療效果。

上面這些方法都是用來治療這個面癱疾病的各種方法, 治療面癱這個疾病必須要堅持, 因為這個疾病的治療是很緩慢的, 當在治療面癱的時候很多患者的心理壓力很大,

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就是先從自己的心理方面進行改善, 而治療這個面癱疾病的時候還可以選擇針灸的方法來治療這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