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大棗+山藥 春季養生兩大寶

春季陽氣生髮、生機盎然, 但也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 疾病很容易流行, 合理的飲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預防疾病發生。


多甘少酸是春季的飲食原則
中醫認為, 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 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 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 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 而酸味入肝, 其性收斂, 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 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 這正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復發的原因之一。
什麼是甘味?

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 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 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在這些食物中, 首推大棗和山藥。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經常吃山藥或大棗, 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如果將大棗、山藥、大米、小米一起煮粥, 不僅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

還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幾率, 因此非常適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棗和山藥之外, 甘味的食物還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 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最好多吃一些。

此外, 要少吃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品, 它們會阻礙春天體內陽氣的生髮;多吃大蔥、生薑、大蒜、韭菜、洋蔥等溫性食物, 能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

有胃炎的人更要注意飲食
春天是各種慢性胃炎、胃潰瘍、膽結石、肝炎等疾病最容易復發的季節。
因此, 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飲食上應格外注意。 平時最好多喝點山藥粥、小米粥, 對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一定要敬而遠之。 對於患有膽結石和肝炎的人而言, 春天在飲食方面除了要注意遵循“省酸增甘”和“養陽”的原則外, 還應該少吃油膩的食物, 以防肝膽疾病復發。
另外,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春季多風乾燥, 很多人常被咽喉疼痛、口臭、便秘等“上火”的症狀困擾。 適當多吃點養陰潤燥的食物,

如蜂蜜、梨、香蕉、百合、冰糖、甘蔗、白蘿蔔等, 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