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如何發現小寶寶積食?改善積食從飲食方面著手

什麼是“積食”?

積, 也叫疳積、積食。 在中醫理論裡, 脾主運化食物。 通俗講, 就是食物由口進入胃, 必須經過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將食物裡的營養物質及水分輸送到身體各部分。 寶寶各個臟器較成年人嬌嫩, 脾臟也不例外。 如果一次吃的食物過多, 或者長期不好好吃飯, 就會影響脾的正常功能, 進而影響寶寶的食欲, 造成食欲不振。 , 形成積食。

家長如何發現小寶寶積食?

首先, 和他相應年齡段的寶寶相比, 吃的奶量或輔食減少了, 沒有什麼食欲。 新生兒發生漾奶, 可以從漾出的奶中聞出一股酸餿的味, 包括大便也有這種味。

另外, 看孩子的舌苔, 若舌苔又白又厚, 常提示積食。 還有一些其他的表現, 如腹脹、睡覺不踏實、哭鬧、大便不正常(有的可能大便幹一些, 有的也可能大便稀一些, 或者大便比較酸臭)。

小兒積食怎麼辦

從飲食方面著手

可以說調整寶寶飲食是很關鍵的。 父母要適當地減少食物的攝取量;節制寶寶的零食, 避免寶寶吃像巧克力, 花生米等之類的脂肪過多食物;在食物口味上要選擇清淡可口易消化的;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 如豆腐, 新鮮蔬菜, 魚, 蛋, 小米粥等。

飲食療法

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 滋陰養液。 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 吃飯不香, 體重減輕, 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 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

白糖適量。 將大米淘洗乾淨, 與山藥片一起碾碎, 入鍋, 加水適量, 熬成粥。

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 健胃。 對小兒消化不良, 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 大米50克, 糖適量。 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 蘿蔔切片, 先煮30分鐘, 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 煮至米爛湯稠, 加紅糖適量, 煮沸即可。

藥膳調理

如用大米50g, 白蘿蔔100g, 胡蘿蔔100g煲粥。

穀芽、山楂、檳榔、枳殼各等分碾末沖服, 每次1-2g, 每日三次。

焦饅頭粥或焦米粥。 將饅頭切碎後炒焦加水煮粥, 或將米炒黃煮粥, 也可用飯鍋巴適量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