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厭食、催吐、過度消瘦 如何辨別是否為神經性厭食癥

進食障礙是一個心身疾病, 雖然歸類為精神科, 但也嚴重危害到了軀體健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種類越來越豐富, 但與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所信奉的“瘦為美”的審美觀念相矛盾, 再加上減肥的手段、工具花樣頻出, 在這個基礎上, 就有更多人去嘗試節食、催吐等。 種種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發病率呈現增高趨勢。

進食障礙分為三類, 它們之間有哪些不同?

進食障礙的類別主要分為3種, 一種是神經性厭食癥;還有一種是神經性貪食癥;再有一種是暴食癥, 也叫暴食障礙。 這三種問題的共通之處是都存在著對于體重和體型的過度關注和評價。

而它們之間很重要的差別在于, 進食的總量以及進食的過程給他們的身體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

如果從外觀上看, 神經性厭食癥患者通常是以明顯的低體重為特征, 身體狀態很消瘦;神經性貪食癥往往從外表上看不出來, 患者的體型多數是標準的;關于暴食癥, 由于陣發性出現的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的行為, 使得患者的體重明顯增加, 甚至到肥胖的程度。

如何確診神經性厭食癥?

目前在臨床中,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低于17.5就符合神經性厭食癥的診斷標準。 計算公式: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確診進食障礙同時要關注有無特征性的心理的變化, 比如一味的主動追求“瘦”,

即使體重已遠低于正常值, 仍然不能正常的飲食或者是仍然會采取一些避免體重增加的行為。

神經性厭食癥和抑郁癥導致的食欲低下, 兩者有什么區別呢?

抑郁癥常出現的軀體癥狀之一是食欲低下, 患者主觀體驗是不想吃飯, 因此體重明顯下降也是抑郁癥常見的癥狀。

但神經性厭食癥的患者并不是這樣的, 在初期和中期的時候, 往往是食欲很強的, 患者的消瘦、節食都是刻意而為。 如果疾病已經進展到終末期, 患者極度虛弱, 此時才是真的會喪失食欲。

區分神經性厭食癥和神經性貪食癥, 首先看體重

區分兩者最重要的指標是:患者的體重是否在正常體重范圍內。 神經性厭食癥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低體重,

患者很消瘦, 而且這種消瘦狀態是患者通過節食、催吐、導瀉或過度運動等方式刻意追求的。 而神經性貪食癥患者雖然對自己的體重有要求, 但是往往呈現的是我們大眾所認為的“完美體重”。

另外一個主要區別在于, 神經性貪食癥具有反復發作性的暴食和補償行為, 同時存在失控感和痛苦體驗。 貪食癥患者發作時無法控制進食狀態, 不僅進食欲望非常強烈而且吃了停不下來, 但吃完以后又會有深深的愧疚、自責, 從而采取催吐、導泄或過度運動等補償措施, 期望抵消掉所攝入的熱量, 保持住體重。 強烈的痛苦感往往成為求助的動力。

神經性厭食癥的患者也可能有大量進食和催吐等清除行為, 但他們往往會接受這個失控狀態,

少有心理上的痛苦感, 甚至會有計劃的進行暴食、催吐等行為, 這成為了他們控制體重的“最佳選擇”。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