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出虛汗怎么辦

虛汗一般在晚上出, 是氣虛或陰虛造成。

陰虛現象

由于長期虛汗, 使內津液耗損過多, 就出現一種陰虛現象, 這種患兒表現為唇舌紅干,

手足心熱, 口干, 飲水多但不解渴, 大便數天一行或每天行, 糞便干且呈粒狀。 治療宜清熱養陰, 使熱內消。 筆者常用生地、麥冬、知母、元參、地骨皮、桑葉之類藥治療, 如熱過分重的可加黃連, 汗出量多的加龍骨、牡蠣、生黃芪, 其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

體質差

體質較差的孩子常常會出虛汗, 無論白天活動或晚間睡眠都可見汗濕粘衣。 此時應該注意孩子的營養, 增強體質, 另外可服用下面的方劑:白天出汗者, 用黃芪、白術、防風各90克, 碾成細末, 每次用開水送服6克, 早晚各1次, 連服1個月;夜間盜汗可服知柏地黃丸。

身體虛弱

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體虛弱或患大病之后.中醫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致.治療應以“補肺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可選服補中益氣丸,生脈飲以培土生金,益氣斂汗,或嚼服西洋參,人參等,也可選生脈散和玉屏風丸加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