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當歸四逆湯禁忌是什麼

中藥從過去發展到現在,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很多中藥也有不少的禁忌, 並不是如人們的想像中都是優點沒有缺點, 如果你認為所有的中藥都是積極作用的話, 那就說明你的認識很片面, 當歸四逆湯禁忌是什麼呢?我們要注意的問題又有哪些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當歸四逆湯, 中醫方劑名。 為溫裡劑, 具有溫經散寒, 養血通脈之功效。 主治血虛寒厥證。 手足厥寒, 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 口不渴, 舌淡苔白, 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臨床常用於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症、雷諾病、小兒麻痹、凍瘡、婦女痛經、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屬血虛寒凝者。

本方多由營血虛弱, 寒凝經脈, 血行不利所致, 治療以溫經散寒, 養血通脈為主。 素體血虛而又經脈受寒, 寒邪凝滯, 血行不利, 陽氣不能達於四肢末端, 營血不能充盈血脈,

遂呈手足厥寒、脈細欲絕。 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溫, 與四肢厥逆有別。 本方以桂枝湯去生薑, 倍大棗, 加當歸、通草、細辛組成。 方中當歸甘溫, 養血和血;桂枝辛溫, 溫經散寒, 溫通血脈, 為君藥。 細辛溫經散寒, 助桂枝溫通血脈;白芍養血和營, 助當歸補益營血, 共為臣藥。 通草通經脈, 以暢血行;大棗、甘草, 益氣健脾養血, 共為佐藥。 重用大棗, 既合歸、芍以補營血, 又防桂枝、細辛燥烈大過, 傷及陰血。 甘草兼調藥性而為使藥。

三方主治證中皆有“四逆”, 但其病機用藥卻大不相同。 四逆散證是因外邪傳經入裡, 陽氣內郁而不達四末所致, 故其逆冷僅在肢端, 不過腕踝, 尚可見身熱、脈弦等症;四逆湯之厥逆是因陰寒內盛, 陽氣衰微, 無力到達四末而致,

故其厥逆嚴重, 冷過肘膝, 並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脈微欲絕等症;當歸四逆湯之手足厥寒是血虛受寒, 寒凝經脈, 血行不暢所致, 因其寒邪在經不在髒, 故肢厥程度較四逆湯證為輕, 並兼見肢體疼痛等症。

當歸四逆湯的積極作用比較多, 但是當歸四逆湯禁忌依然存在, 因此我們不能忽視, 特別是一些身體本身就患有疾病的人來說, 在食用之前, 要搞清楚自己是否能夠食用該種湯類, 切記不要因為自己的馬虎而讓疾病變得越來越嚴重越來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