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健康自查:懂得“腸”壽才能長壽

懂得“腸”壽 才能長壽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脂肪肝與腸功能低下有直接關係, 是脂肪變性脂質代謝能力不足所致。 其次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腦溢血、抑鬱症,

都與腦腸軸的激素分泌紊亂有關。 有好多人胃腸反復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 但就是有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狀揮之不去, 這就是腦腸軸分泌的多種激素的協同性出現問題, 又稱為功能性胃腸疾病, 這與精神層面的抑鬱症有關。 如當人生氣暴怒後就會胃疼胃脹不能吃飯, 就是這腦腸軸導致的胃腸功能低下。 胃腸功能低下就是功能性胃腸疾病, 常表現腹脹噯氣, 便秘或大便次數多不成型。

自測胃腸功能:

1、常常不吃早飯;

2、經常吃速食;

3、喜吃肉不喜吃蔬菜;

4、經常喝酒;

5、頭痛, 肩膀痛;

6、不堅持運動;

7、經常熬夜;

8、刷牙時經常牙齦出血;

9、動不動就感到疲勞;

10、容易便秘;

11、常常不吃米飯等主食;

12、不常吃薯類、豆類、海藻類;

13、皮膚粗燥;

14、有口臭;

15、容易緊張煩躁;

16、經常放很臭的屁;

以上16項自測結果具有4項一下的說明胃腸功能很好, 具有5-12項的要注意已經有腸胃問題了, 具有13個以上的要儘快看醫生胃腸有嚴重問題了。

胃腸功能與個人的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密切相關。 如果經常海吃海喝,

吃飯時間過長, 攝入 高熱量增加胃腸代謝負擔的就容易患急性胰腺炎。 如長期伏案熬夜, 飲食結構不合理或飲食無規律, 都會胃腸功能低下, 到吃飯點胃液開始分泌, 則經常不按時就餐, 消化液就會消化自身組織, 造成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容易胃腸功能受損的前五類人群, 老年人、酒桌族、IT族、出差族、開車族。

腸道的健康與人的長壽密切相關, 要保持胃腸青春活力平時就要注意飲食結構合理選擇和體育運動, 同時注意安排胃腸定期休息, 和注意益生菌的攝入改善胃腸的微生態環境。

腸內的菌群25%是益生菌, 25%是有害菌, 50%是中性菌, 中性菌對人體好與壞最大特點就是隨有益菌和有害菌在腸內的多寡而依從, 即有害菌比例高時中性菌也隨之產生有害的毒素。 肝癌人體的有益菌僅有10%, 有害菌占90%, 其毒素進入肝腸迴圈, 是萬惡之源。 正常人腸道有益菌占75%, 有利於營養吸收, 對內分泌和免疫功能有幫助。

提高腸道有益菌

一是可以飯後2小時即下午4點或晚上9點喝酸牛奶100-150毫升;

二是多吃富含纖維的果蔬;

三是注意揉摩腹部。

建立胃腸休息日。 大概每隔10天左右, 選擇一個休息日, 減少進食總量, 保持7-8分飽, 多以水果、蔬菜為主, 主食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