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鈍齒青莢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ùn Chǐ Qīnɡ Jiá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鈍齒青莢葉的枝葉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lwingia chinensis Batal.var.crenata(Lingelsh.ex Limpr.)Fang[H .crenata Lingelsh.et Limp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淨鮮用或切碎曬乾。

【原形態】常綠灌木, 高1-2m。 幼枝纖細, 紫綠色。 葉互生;葉柄長3-4cm;托葉纖細;葉征厚紙質, 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 長4-10cm, 寬1-5cm, 先端漸尖或銳尖, 基部楔形或近於圓形, 邊緣具鈍圓鋸齒。 雄花4-5枚成傘形花序, 生於葉面中脈中部或幼枝上段;花萼小, 花瓣卵形, 長2-3mm;雌花1-3朵生於葉面中脈中部, 花梗極短;子房卵圓形, 柱頭3-5裂。 果實具分核3-5枚, 長圓形, 直徑5-7mm, 幼時綠色, 成熟後黑色。 花期4-5月, 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400-1900m林下。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解毒。 主風濕痹痛;胃痛;痢疾;月經不調;跌打腫痛;瘡腫;燒燙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15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附注}:與本種功效相似的同屬植物尚有:1.小葉青莢葉Helwingia chinensis Batal. var. microphylla Fang et Soong分佈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2.小型青莢葉 H. himalaicaHook.f. et Thoms. ex Clarke var. pervifolia Li分佈于雲南。

【注意】內服:煎湯, 6-15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