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氣血運行不暢的症狀

氣血運行不暢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雖然女性在平時可能會非常注重保養, 但是有可能就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月經不調, 面色發黃, 精神萎靡不等等症狀。 但是很多女性都不太重視這個問題, 認為只要平時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根本沒有意識到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適。 那麼氣血不足會表現為哪些症狀呢?

有許多女性像這位女士一樣, 花了很多的心思在美容護膚上, 可效果總不盡人意, 有的還事與願違。 其實, 人的皮膚猶如一層近乎透明的紙, 外表的美化和修飾只是一種補充。 抬眼望去, 一個人的容顏是否"美", 長相倒在其次。 如果她整體上給人的感覺是膚色紅潤、光潔, 神采奕奕, 她就很"美", 這種"美"是中醫美容學裡提倡的以人體氣血充沛為基礎的自然"美"。 其中, 皮膚紅潤、肌肉豐滿、動作矯健, 給人以外形上的美感;而精神愉快、思維敏捷、豁達樂觀,

則給人一種氣質上的美感。

脾胃好則面若桃花

中醫將人認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五臟六腑與皮肉筋脈骨、目舌口鼻耳、爪面唇毛髮、神魂魄意志、青赤黃白黑等是密不可分的。 氣血充沛、臟腑生理功能正常, 才能潤養形體和神志。

氣血失常, 使臟腑的各種生理功能失常, 直接影響著女性的容顏狀況和精神面貌。

脾胃生化的氣血不足或體內耗損過多, 常會引起氣血虧虛、氣血瘀滯, 以致皮膚缺乏氣血的濡潤, 出現各種皮膚問題。 氣血虧虛, 會出現面部沒有顏色, 頭髮枯黃、脫落, 身體浮腫, 眼瞼下垂, 精神萎靡、頭暈眼花、疲倦乏力的症狀。 氣血運行不暢, 皮膚代謝的廢物無法順利排出, 膚色就顯得暗沉, 眼圈發黑, 並且容易滋生斑點、痤瘡, 令人花容失色。 所以, 用塗塗抹抹的方法養顏美容, 只是治標不治本。

《聖濟總錄》中說:"損者益之, 不足者補之……或益其氣, 或益其血脈, 壯其筋骨……駐顏色。 "它指出益補氣血、保持血脈的暢通, 可使肌肉筋骨壯實,

進而能使容顏不老, 青春常駐。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生化旺盛。 脾胃生理功能失常, 氣血生化不足, 常常也會引起氣滯血瘀, 進而引發皮膚問題。 脾胃決定氣血, 要使氣血充實沛、和諧, 還需從調養脾胃開始。

濕寒傷脾, 燥熱傷胃

脾屬陰髒,

生理特點是喜燥惡濕, 喜熱怕寒。 脾虛不運易生濕, 濕盛又極易影響脾的運化功能, 造成"濕困脾"。 現代人常食生冷寒涼的食物, 常常會造成脾氣虛弱、脾胃虛寒的現象。 因此, 保養脾臟要遵從醒脾、健脾、護脾、溫脾的方法。 胃屬陽髒, 胃的生理特點是喜潤惡燥, 喜涼惡熱。 許多人飲食無節制、常吃辛辣、油膩刺激的食物, 或者熬夜都會損傷胃陰, 導致胃腑熱氣過盛, 引起噁心、積滯、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 因此, 保護胃腑應以清熱、和胃為原則。

飲食方面, 除了節制飲食不要過量之外, 還包括定時吃飯、細嚼慢嚥、不偏食、飯前後半小時能不要喝較多的水。 粥是健脾好幫手, 用蓮子、白扁豆與薏苡仁煮粥食用;或者銀耳、百合與糯米煮粥食用;或者山藥、土茯苓與炒焦的粳米煮粥食用。

這些都有健脾祛濕、清熱的效果。 晚飯一小時後吃一個水果, 可幫助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