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蛇接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Shé Jiē Gǔ

【英文名】all-grass of Procumbent Velvetplant

【別名】石三七、樹三七、見腫消、羊草跌打、白葉跌打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平臥土三七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ynura procumbens (Lour.) Mer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平臥土三七 鑫年生草本, 高約50cm。 莖下部傾斜, 肉質, 綠色或淡褐色, 略具棱, 無毛。 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橢圓形, 長7-13cm, 寬4.5-8cm,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邊緣有不規則的淺鋸齒或深裂, 兩面具粗短毛。 頭狀花序排列成疏散的傘房花序, 頂生;頂生;總苞圓筒狀;苞片1列, 綠色, 的基部附有數枚較小的短苞片;花全部為管狀, 花冠紫紅色或鮮黃色,

先端5裂;雄蕊5;花柱柱基部小球狀, 柱頭分叉, 被毛。 瘦果小, 有棱線;冠毛多數。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叢中或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西及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約50cm。 莖下部彎曲, 略肉質, 綠褐色。 葉片互生, 多皺縮, 完整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 長7-13cm, 寬4.5-8cm,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葉緣具不規則淺鋸齒, 兩面具短粗毛。 頭狀花序頂生。 瘦果小。 氣微, 味微辛。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清熱止咳。 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痛;肺炎;肺結核;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6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