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炎夏食用綠豆 6大禁忌必須懂

夏季暑熱盛行, 綠豆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 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的功效, 能預防中暑, 治療食物中毒等, 但是也有一些禁忌。 從食療的角度來說, 食物的溫熱、寒涼等天然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況保持一致, 才能起到保健作用。

以下是食用綠豆湯的禁忌:

1.屬寒涼體質者不宜多喝綠豆湯

喝綠豆湯能預防中暑, 治療食物中毒等, 對熱腫、熱渴、熱痢、痘毒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但屬寒涼體質的人, 不適合喝。

寒涼體質的人, 表現為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瀉便稀等。

吃了綠豆反而會加重症狀, 甚至引發諸如腹瀉(嚴重的話引起脫水), 氣血停滯引起的關節肌肉酸痛, 胃寒及脾胃虛弱引起的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如果要想避免進食過於寒涼, 可以選擇在煮綠豆時加入適量的粳米或是大米, 做成綠豆粥。 或是將綠豆單獨煮爛進食,

因為綠豆在經過較長時間的熬煮後涼性也就降低了。

2.體質虛弱者不宜多喝綠豆湯

綠豆中蛋白質含量比雞肉多, 大分子蛋白質需要在酶的作用下, 轉化為小分子肽、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

體質虛弱的人腸胃消化功能較差, 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綠豆蛋白, 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喝冰凍綠豆湯, 還容易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

體質虛弱的人可以選擇吃綠豆粥, 將大米或小米和綠豆同時下鍋加水熬煮成粥。 因為大米或小米會對脾胃起到滋補作用。 另一方面, 米粥可滋補元氣, 有止瀉功效, 生津液, 暢胃氣, 還可預防綠豆過寒導致的腹瀉。

3.空腹時不能喝綠豆湯

綠豆湯性寒, 空腹喝了胃受涼, 可能導致腹瀉。

4.綠豆湯不可天天喝、不可過量

食用綠豆湯也需要適當。 一般成人一周喝2至3次, 每次一碗即可。 幼兒則要具體依照體質而定, 最好先諮詢一下醫師。 一般來說, 小孩2至3歲開始吃粥時, 可適量加點綠豆。 6歲過後, 才可飲用成人量。

綠豆湯不能過量喝。 綠豆裡面含有的低聚糖容易使人脹氣, 而且綠豆本身不易消化。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綠豆性較為寒涼, 多喝易影響脾胃。 一般人過量喝綠豆湯, 可出現胃寒腹瀉等腸胃疾病。 女性過量喝綠豆湯可出現白帶、腹脹、痛經等婦科症狀。

5.綠豆與中藥同服要小心

常聽人說:“吃中藥不能吃綠豆,

以免解藥。 ”《本草綱目》中稱:“綠豆氣味甘寒, 無毒……解一切藥草、牛馬、金石諸毒。 ”民間煮綠豆湯也常作為藥物中毒的急救手段之一。 因此, “綠豆和中藥不能同服”的說法就流傳下來。

服用中藥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吃綠豆呢, 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這和所患疾病的種類有關:

如患有中暑、咽喉疼痛、咳嗽且咳吐黃痰、腮腺炎、口幹、口苦、皮膚感染、泌尿系統感染、便秘等熱症實症時, 在服中藥的同時服用綠豆湯(粥)或綠豆糕等, 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 綠豆所具的解毒功效, 是綠豆中的綠豆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澱物, 使之減少或失去毒性,

並不易被胃腸道吸收, 因此, 農藥中毒患者在服用中藥的同時可服用綠豆湯或用生綠豆研粉沖服, 以增加療效。

由於綠豆偏寒, 故對脾胃虛寒、身體陽虛者無益, 如患有慢性胃腸炎、肢體關節冷痛、麻木、活動不利、腹痛、腹瀉、痛經等虛症寒症時, 在服用中藥治療的同時應禁食綠豆。否則,不僅會降低中藥的藥效,而且會加重病情。

服中藥時能否服用綠豆,還和所服中藥的藥性有關:在服用黃連、黃芩、黃柏、大青葉、板藍根、牛黃、金銀花、石膏等清熱類中藥時,可與綠豆同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參、黃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薑等溫補類藥物及桂枝、乾薑、細辛等溫經散寒類中藥時,未經醫生許可,不要擅自服用綠豆,以免降低藥效,影響治療效果。

6.煮綠豆湯的時候不能加堿

煮綠豆湯的時候不能加堿,因為綠豆富含B族維生素,它是綠豆解暑特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彌補出汗時的營養損失,而堿會嚴重破壞多種B族維生素。同時,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也會因為加入堿而損失,結構變化,顏色轉為黃色。故而,煮綠豆粥最好不要加堿。如果希望把粥煮得黏一些,可以考慮加入少量燕麥片或糯米來“增稠”。

綠豆皮中的類黃酮,和金屬離子作用之後,可能形成顏色較深的複合物。例如,綠豆湯加上蜂蜜,會產生發黑的顏色,正是這樣的道理。這種反應雖然沒有毒性物質產生,卻可能會干擾綠豆的抗氧化作用,也妨礙金屬離子的吸收。故而,煮綠豆湯時,用鐵鍋最不合適,而用沙鍋最為理想。

哪些人適合常吃綠豆:

(1)熱性體質及易患瘡毒的人

愛喝冷飲,吃冰涼口味的東西,脾氣也比一般人差,容易急躁的屬於熱性體質的人。這類人體溫本來就偏高,如果再過食一些性溫熱的食物,無疑就會火上澆油。因此可以選擇一些性涼的食物,如水果,如梨、西瓜、柚子來吃。

綠豆有清熱解毒敗火的功效,因此適宜熱性體質的人。

(2)有毒環境下工作的人

從事化工、建材的人可能會接觸高濃粉塵、強輻射等,這類人可以常吃一些綠豆。

另外假如出現了酒精中毒、藥草中毒、煤氣中毒、農藥中毒、鉛中毒和誤服藥物中毒等情況,也可在到醫院搶救前可以先灌下一碗綠豆湯緊急處理。

推薦清熱解毒食譜:三豆飲

這是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名醫扁鵲的著名處方三豆飲,被收錄在元代的中藥醫學著作《世醫得效方》裡。

材料:取黑豆、綠豆、紅豆各150克,甘草6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三種豆子洗淨,用開水浸泡30-60分鐘。倒入鍋內煮開,然後加入甘草,用小火煮成粥。

功效:預防和治療痘疹,保養肌膚。對臉上愛長痘痘和身上容易長瘡的人來說,多喝一些這個粥是有好處的。

綠豆清熱解毒和潤皮膚的功效我們已有所瞭解。另外兩種豆子,紅豆即赤小豆,它的作用主要是消腫解毒、利水除濕。黑豆能夠活血解毒。為什麼加入甘草­大家都熟悉治療咳嗽有甘草片,實際上甘草在中草藥裡有“國老”之稱,李時珍講到“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所以它們三者在解毒方面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服用中藥治療的同時應禁食綠豆。否則,不僅會降低中藥的藥效,而且會加重病情。

服中藥時能否服用綠豆,還和所服中藥的藥性有關:在服用黃連、黃芩、黃柏、大青葉、板藍根、牛黃、金銀花、石膏等清熱類中藥時,可與綠豆同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參、黃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薑等溫補類藥物及桂枝、乾薑、細辛等溫經散寒類中藥時,未經醫生許可,不要擅自服用綠豆,以免降低藥效,影響治療效果。

6.煮綠豆湯的時候不能加堿

煮綠豆湯的時候不能加堿,因為綠豆富含B族維生素,它是綠豆解暑特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彌補出汗時的營養損失,而堿會嚴重破壞多種B族維生素。同時,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也會因為加入堿而損失,結構變化,顏色轉為黃色。故而,煮綠豆粥最好不要加堿。如果希望把粥煮得黏一些,可以考慮加入少量燕麥片或糯米來“增稠”。

綠豆皮中的類黃酮,和金屬離子作用之後,可能形成顏色較深的複合物。例如,綠豆湯加上蜂蜜,會產生發黑的顏色,正是這樣的道理。這種反應雖然沒有毒性物質產生,卻可能會干擾綠豆的抗氧化作用,也妨礙金屬離子的吸收。故而,煮綠豆湯時,用鐵鍋最不合適,而用沙鍋最為理想。

哪些人適合常吃綠豆:

(1)熱性體質及易患瘡毒的人

愛喝冷飲,吃冰涼口味的東西,脾氣也比一般人差,容易急躁的屬於熱性體質的人。這類人體溫本來就偏高,如果再過食一些性溫熱的食物,無疑就會火上澆油。因此可以選擇一些性涼的食物,如水果,如梨、西瓜、柚子來吃。

綠豆有清熱解毒敗火的功效,因此適宜熱性體質的人。

(2)有毒環境下工作的人

從事化工、建材的人可能會接觸高濃粉塵、強輻射等,這類人可以常吃一些綠豆。

另外假如出現了酒精中毒、藥草中毒、煤氣中毒、農藥中毒、鉛中毒和誤服藥物中毒等情況,也可在到醫院搶救前可以先灌下一碗綠豆湯緊急處理。

推薦清熱解毒食譜:三豆飲

這是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名醫扁鵲的著名處方三豆飲,被收錄在元代的中藥醫學著作《世醫得效方》裡。

材料:取黑豆、綠豆、紅豆各150克,甘草6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三種豆子洗淨,用開水浸泡30-60分鐘。倒入鍋內煮開,然後加入甘草,用小火煮成粥。

功效:預防和治療痘疹,保養肌膚。對臉上愛長痘痘和身上容易長瘡的人來說,多喝一些這個粥是有好處的。

綠豆清熱解毒和潤皮膚的功效我們已有所瞭解。另外兩種豆子,紅豆即赤小豆,它的作用主要是消腫解毒、利水除濕。黑豆能夠活血解毒。為什麼加入甘草­大家都熟悉治療咳嗽有甘草片,實際上甘草在中草藥裡有“國老”之稱,李時珍講到“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所以它們三者在解毒方面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