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休假為何比上班還累

“休閒娛樂”本應是人們緊張情緒的調節劑, 提高生活品質的催化劑, 但在生存壓力井噴式暴發的環境下, 這種閒適變得有些奢侈, 也有些走形了。

前不久, 有調查結果顯示, 超過七成的中國人日均休閒時間不超過3小時, 其中8%的受訪者休閒時間為零。 這些數字背後, 隱藏的是國人日益透支的健康和疲憊壓抑的心理, 有人形象地稱這種現象為“休閒病”。

一放假, 各種不適找上門

所謂的“休閒病”, 指的是平時工作馬不停蹄, 到了週末、假期或者工作壓力剛剛解除的時候, 出現噁心、頭痛等病症, 而這一診斷在很多人身上應驗了。

調查顯示, 六成人在假期裡會出現各種不適。 專家解釋:“休閒病”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疲憊、肌肉疼、噁心以及感冒或流感;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染上這種病。

為何忙的時候沒累病, 放假了反而病倒了?專家分析說, 人在精神緊張的時候, 身體處於興奮狀態, 各種應激激素會被調動起來, 免疫力也得以提高。 一旦精神徹底放鬆, 上述應激狀態解除, 免疫力也就隨之下降, 於是原先積累的勞損以及潛伏的病菌就一起“發力”, 把人撂倒。

專家指出, 這種“休閒病”歸根到底是壓力所致, 尤其愛找追求完美、責任心重、對自己要求高的人, 而這類人在工作中很糾結, 在工作之餘也不善於休閒。 很多人在星期一、長假剛結束時萎靡不振,

也是“休閒病”鬧的。

休假為何比上班還累

上班時累得“吐血”, 心裡發誓週末和假期一定要好好歇歇, 可假期臨近, 好像又上緊了新的發條, 給自己安排了一大堆事。 這樣的情形你一定不陌生, 專家指出, 假期過得累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還債型

表現:一到五工作忙得不可開交, 孩子不得不放在年邁的父母那裡照顧, 到了週末和假期啊, 就不得不多陪陪父母和孩子玩樂。 可有時玩也是很累的。

專家解釋, 這種情況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人群中非常多見, 他們對父母和孩子負有長期的責任, 應該保持持續關注和隨時溝通, 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處理人情問題, 應該是‘潤物細無聲’式的, 突擊式地給予,

未必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

工作焦慮型

表現:年輕一族, 為了更好地證明自己, 工作非常努力。 到了節假日, 不但24小時開機, 還把大量工作帶回家做。 有時因為放心不下, 還得到單位加班, 弄得自己疲憊不堪。

專家認為, 這種休閒病類型緣於過分焦慮,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把工作生活混為一談, 再把工作中的情緒帶進生活, 造成家庭矛盾, 就得不償失了。 ”

突擊健身型

表現:很多白領喜歡週末約上三五好友去打球, 放長假了則背上行囊走進深山去玩“穿越”。 初衷是好的, 可平時沒時間鍛煉, 猛地一下練過頭了, 也會出現問題。

專家說, 運動需要本著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個體化的原則, 如果平時不運動,

放假了攢到一塊運動, 一是效果不好, 二來容易發生扭傷、拉傷等意外。 健身最好一周3—4次, 集中鍛煉的方法不可取。

瘋狂娛樂型

表現:一到節假日, 難免就會和一群好友通宵達旦地打麻將、K歌、宵夜, 一到週一上班的時候就渾身不對勁。

專家說說, 像這樣, 放假一玩起來就沒節制, 不顧身體是否能夠承受。 有的老人不顧年紀, 非要和年輕人較勁, 外出遊玩時不注意, 輕的傷筋動骨, 重的引發心梗、腦梗。

睡眠顛倒型

根據最近的調查, 大多數國人的休閒時間都是在看電視和上網中度過的, 用一位網友的話說, 就是“晚上不睡, 天亮躺倒, 起床就上網, 一上一整天”。 有的年輕人喜歡“夜生活”, 大晚上拉幫結夥去唱卡拉OK、泡酒吧、逛夜店, 天亮才回家。

等上班了, 再趴在辦公桌上“倒時差”, 一天昏昏沉沉。

專家說, 不要把休閒當作另一種必須完成的工作, 休閒娛樂不能盲目跟風、隨大流, 要結合個人喜好, 找到真心喜愛、得心應手的方式, 那才是最健康的。

計畫不周型

還有一類人就像勤勞的“小蜜蜂”, 白天工作做不完, 晚上接著幹, 有時還得通宵達旦, 其實很多工作都是無用功, “窮忙”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計劃好時間。

讓生活更閒適一些

工作需要方法, 休息也需要學習。 那怎麼樣才算是真正休息好了呢?專家說, 如果第二天感覺精力充沛、反應靈敏、注意力集中、記憶力好, 就算是休息好了。 要想讓休閒真正給生活充電, 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11點前就睡覺

專家說, 晚上11點到淩晨2點的時間段,

人體會分泌褪黑素來調節睡眠, 如果這個時間不睡覺, 生物鐘就會紊亂, 繼而引發身體多種連鎖反應, 損害健康。

2、選擇娛樂方式不要從眾

選擇娛樂方式不要從眾, 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 專家說, 不喜歡唱歌的就不要跟著人家去卡拉OK, 不勝酒力就不要跟著別人去酒吧, “人在不熟悉、不喜好, 並且無法自我控制的活動中, 最容易感覺疲憊”。

3、放假前把工作安排好

放假後儘量不查看工作郵箱, 遠離公事包。 專家說, 做老闆的, 要通過制度推動事務運轉, 充分信任員工能把事情做好;做員工的, 要計畫好自己的時間, 把工作、生活分開。

4、記時間日誌、改變你的語言

專家建議, 每天記錄自己正在做什麼, 持續至少一周, 最後算總數, 看看你的時間都浪費在哪兒,以便制訂工作計畫。還要少說“我沒時間”,試著說“這不是優先事項”,看看感覺如何。

5、久坐的娛樂活動不宜超過2小時

專家說,進行打麻將、上網這類久坐的娛樂活動時,一定要控制時間,否則對全身血管都不利。

6、假日前後各留出一天調整的時間

專家指出,所有的“休閒病”都是人對生活節奏改變的適應不良導致的。所以,不要把活動排滿整個假期,放假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最好做個過渡,特別是最後一天,把作息時間調整回來,為第二天上班做好準備。

看看你的時間都浪費在哪兒,以便制訂工作計畫。還要少說“我沒時間”,試著說“這不是優先事項”,看看感覺如何。

5、久坐的娛樂活動不宜超過2小時

專家說,進行打麻將、上網這類久坐的娛樂活動時,一定要控制時間,否則對全身血管都不利。

6、假日前後各留出一天調整的時間

專家指出,所有的“休閒病”都是人對生活節奏改變的適應不良導致的。所以,不要把活動排滿整個假期,放假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最好做個過渡,特別是最後一天,把作息時間調整回來,為第二天上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