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熊膽的功效作用和用法

熊膽

【別 名】

①黑熊(《綱目》)又名:熊(《詩經》)、豬熊(《爾雅翼》)、狗熊(《廣東新語》)、黑瞎子、登倉、狗駝子。 ②棕熊, 又名:羆(《詩經》)、黃熊(陸璣《詩疏》)、豭羆(《爾雅》郭璞注)、馬熊(《爾雅翼》)、人熊(《綱目》)。

【來 源】

為熊科動物黑熊或棕熊的膽囊。

【功 效】

清熱, 鎮痙, 明目, 殺蟲。

【主 治】

治熱黃, 暑瀉, 小兒驚癇, 疳疾, 蛔蟲痛, 目翳, 喉痹, 鼻蝕, 疔痔惡瘡。

【性味歸經】

苦, 寒。 ①《唐本草》: "味苦, 寒, 無毒。 "②《本草再新》: "味甘, 性寒, 無毒。 "

入肝、膽、脾、胃經。 ①《綱目》: "手少陰、厥陰, 足陽明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膽經。 "③《本草求真》: "入心、肝, 兼入脾、大腸。 "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 0.5~1分。 外用:研末調敷或點眼。

【用藥忌宜】

①《藥性論》: "惡防己、地黃。 "②《本經逢原》: "凡實熱之證, 用之咸宜, 苟涉虛象, 便當嚴禁。 "

毛膽:又名毛熊膽。 為帶膜皮的熊膽。 即內有膽汁塊的完整熊膽囊。

膽仁:又名熊膽仁。 為破開熊膽囊後取出的乾燥膽汁塊。

金膽:又名銅膽。 膽仁的一種。 金黃色, 透明光亮, 質鬆脆, 易壓碎, 碎粒呈玻璃樣光澤。 品質最優。

墨膽:又名鐵膽、黑膽。 膽仁的一種。 烏黑色, 質堅而脆, 或呈稠膏狀。 品質稍次。

菜膽:又名菜花膽。 膽仁的一種。 黃綠色, 呈菜青色, 光亮較差, 質較脆。

油膽:膽囊內膽仁呈稠膏狀的熊膽。

扁膽:產於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熊膽。

東膽:又名吊膽。

為吉林、黑龍江所產之熊膽。

雲膽:為雲南所產之熊膽。

以上商品以個大、膽仁多、金黃色、半透明、味苦回甘者為佳。

【藥用部位】

以上兩種動物的足掌(熊掌)、肉(熊肉)、筋(熊筋)、骨(熊骨)、腦(熊腦)、脂肪(熊脂) 亦供藥用, 各詳專條。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

一般於冬季捕捉, 捕獲後, 剖腹取膽, 割時先將膽口紮緊, 割取後小心剝去膽囊外附著的油脂, 用木板夾扁, 懸掛於通風處陰乾, 或置石灰缸中乾燥。 不宜曬乾或烘乾, 以防腐臭。

【炮製方法】

去淨皮膜, 研成細末用。

【生藥材鑒定】

乾燥膽囊呈長扁卵形, 上部狹細, 下部膨大, 長10~20釐米, 寬5~8釐米。 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 顯光澤, 有皺褶, 囊皮薄, 迎光視之, 上部常呈半透明。 質堅硬, 破開後, 斷面纖維性。 囊內藏有乾燥膽汁, 習稱"膽仁",

呈塊狀、顆粒狀、粉末狀或稠膏狀。 有光澤, 顏色不一, 金黃色透明光亮如琥珀, 質鬆脆, 味苦回甜者習稱"金膽"或"銅膽";黑色、質堅而脆或呈稠膏狀者, 習稱"墨膽"或"鐵膽";黃綠色、光亮較差、質亦較脆者, 習稱"菜花膽"。 氣微清香或微腥, 入口溶化, 味極苦, 清涼而不粘牙。 以個大、膽仁金黃色、明亮、味苦回甜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