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孩子發熱這三種情況及時就醫

最近這段時間, 孩子感冒發燒成了許多家庭的煩心事, 各大醫院兒科爆滿, 孩子發燒不退, 家長憂心忡忡。

一般而言,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腋溫36.2℃—37.3℃, 人的體溫一天內會有波動, 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1℃。

體溫升高超出1天內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就認為是發熱, 也可認為是腋溫大於37.3℃即是發熱, 低於38℃是低熱, 超過39℃是高熱, 發熱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不完全相關。

給孩子測量體溫時, 環境溫度不能太高或太低;還要在安靜狀態下測量, 哭鬧、餐後或奶後、運動後立刻測體溫容易偏高;穿衣過多測得的體溫也容易偏高,

測量腋下溫度要保持腋窩乾燥, 測量時間一般在5分鐘, 不能過長或過短。

孩子為啥會發熱

當環境中的細菌、病毒或支原體進入孩子們體內後, 它們會釋放一些致熱源, 導致下丘腦把體溫調定點上移, 導致身體通過收縮骨骼肌引起產熱增加。

孩子們會表現出寒戰, 皮膚血管收縮引起散熱減少, 孩子們會出現手足心冰涼, 產熱增加, 散熱減少, 勢必會讓孩子出現體溫升高, 表現為發熱。

由於孩子們寒戰、手足心冰涼表現出全身發冷的感覺, 但實際他的體溫是升高的, 呈現一種假冷真熱的現象。 此時, 要避免給患兒過度保暖。

發熱對孩子不一定都是壞事

一定限度的發熱對孩子們是有利的。 它是機體對抗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一種防禦表現。

體溫小於38.5℃, 患兒無明顯不舒服感覺時, 無需服用退熱藥物。

當然, 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 也會引起孩子們的不舒服感覺, 可以導致孩子全身代謝增加, 表現為疲乏、無力, 高熱還可引起孩子發生驚厥, 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抽風, 這也是家長最擔心的事情。 通常來講, 這種驚厥持續時間一般為1-3分鐘, 大多可以自行緩解, 無需過分緊張。

傳說中發燒把孩子腦子燒壞了的例子, 只是因為那些孩子患了腦炎或腦膜炎等病導致的, 而不是發熱所導致的。 此外, 發熱還可引起孩子心率增快、食欲減低、腹脹、腹瀉或便秘。

發熱時在家多護理

家長們需要多加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 監測體溫的變化趨勢。

觀察有無頭痛嘔吐等表現,

要給孩子食用易於消化的食物。

根據孩子需求增減衣物, 不要通過捂汗來降低體溫。

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液體類食物。

不推薦溫水擦浴, 這會讓孩子們感覺不舒服。

不要給孩子們酒精擦浴。

體溫高於38.5℃時, 可以給孩子服用退熱藥, 常用的藥物有美林和泰諾林。 目前不推薦兩個藥交替使用, 一般服用退熱藥後可以讓體溫維持正常4-8小時, 隨後體溫會再次升高。 一般服用退熱藥的間隔為4-6小時。

急性發熱兒童中, 絕大多數病因是良性、自限性的病毒感染, 自限性的普通病毒感染, 發熱3—5天后體溫可自行恢復正常。

因此, 通過居家護理和觀察, 多數孩子的體溫可以自行恢復。 家長不必急著來醫院就診。

幾種情況需要去醫院

當孩子的發熱出現如下情況時, 需要來醫院就診, 給大家開出三條醫囑:

①當孩子發熱超過3天, 或者三月齡以下嬰兒一旦出現發熱要來醫院就診。 需要強調一下這裡的3天是指的72小時。

②當孩子發熱伴有皮膚顏色改變, 或出現皮疹, 持續腹痛或反復嘔吐、劇烈的咳嗽或喘息以及其餘嚴重症狀時需要來醫院就診。

③當孩子發熱伴有難以安撫的哭鬧、服用退熱藥體溫正常的間歇期內, 孩子精神仍差, 活動減少, 也需要帶孩子來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