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頭皮發麻痛是什么原因

不少人莫名其妙的會感覺到頭皮發麻, 并且有很明顯的一些癥狀, 首先最常見的是會導致患者有一些身體上的不適感, 比如出現血虛經絡方面受到影響, 這個時候要看看引起頭皮發麻的因素, 比如個人的氣血功能有關, 需要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 做合適的方法接受治療, 這樣的話才能避免一些并發癥的問題。

【概述】

頭皮知覺消失,不知痛癢,謂之頭皮麻木.本癥病機以血虛失濡和痰濕阻絡為多,病位在腦,病變部位主要在脾.

古代醫書中論及此癥者甚少.《醫學入門》曾有:"自頸以上,耳目眉棱之間,有麻痹不仁之處或頭皮頑厚不自覺知"的論述.另見《醫林繩墨·頭風》

亦有"頭皮浮頑"之記載.古書有記載麻與木有所不同.麻,肌膚蟻走感,或如觸電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氣血俱虛,經脈失于濡養,或氣血凝滯,經絡失暢,或寒濕痰瘀留阻脈絡所致.臨床上常常麻與木并見,后來通稱麻木.

頭皮麻木涉及現代醫學的頸椎病及頭痛等病.

【常見證候】

(1)血虛失滴:以頭皮麻木以麻為主,面色無華為證候特征.伴有頭暈心悸,唇舌爪甲無華,舌質淡苔薄,脈細無力.

(2)痰濕阻絡:以頭皮麻木以木為主,眩暈為證候特征.伴有胸脘滿悶,嘔惡吐涎,肢體倦怠,舌苔厚膩,脈弦滑.

【癥狀分析與鑒別】

血虛失濡頭皮麻木與痰濕阻絡頭皮麻木:前者多由失血過多,或脾虛生化不足,或久病血氣虧損,致皮膚失于濡養所致,故見頭皮麻木之癥;后者由于勞倦傷脾,脾運失健,水濕內停,聚而生痰,痰濕阻于經絡,影響氣血運行,故而頭皮麻木.頭為諸陽之會,痰濕阻遏,導致清陽不升,故臨床上以頭皮麻木為主.血虛失濡型頭皮麻木,臨床上以頭皮麻為主,并伴有血虛的癥狀,兼見心悸頭暈,口唇爪甲無花,舌苔淡白,脈弱等.痰濕阻絡型頭皮麻木,臨床上以頭皮木為主,伴見痰濕內阻的癥狀,兼見胸脘滿悶,肢體倦怠,舌苔厚膩,脈弦滑等.前者屬虛,后者屬實,很容易區別.

【針灸對癥治療】

主穴:百會、率谷、上星.

配穴:血虛失濡配血海,氣海,膈俞以補氣益血;痰濕阻絡配豐隆,陰陵泉以燥濕化痰,取中脘以健運脾胃.

操作:諸穴均按常規消毒,按常規針刺方法,百會、率谷、上星均沿頭皮方向平刺0. 3-0.5寸,捻轉行針,以局部產生疫脹感為宜.血海,氣海,膈俞針用補法,豐隆,陰陵泉中脘針用瀉法.背部腧穴避免針刺過深,可向脊柱方向斜刺,以免傷及內臟.

方義:百會督脈穴位,為諸陽之會,以升提陽氣,疏通經氣;率谷,上星屬局部取穴,可以疏調局部經氣,而止麻;取血海,氣海可以補益氣血,膈俞為血會,取之可補血止麻;豐隆為祛痰要穴,陰陵泉能燥濕化痰,中脘健運脾胃而降濁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