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孩子嗆奶?“腦膜”堵了口與鼻

腦膜腦膨出是顱裂畸形的一種, 可導致孩子吃奶嗆咳

孩子吃奶嗆咳, 是奶流速過快還是吞咽協調能力發育不全?廣東省人民醫院近日接獲一例特殊個案, 竟是腦膜腦膨出, 腦膜不僅從口腔膨出, 還佔據孩子左鼻腔, 導致孩子吃奶嗆咳。

嗆咳返流 口裡多了塊肉

8個月大的彬彬白淨可愛, 但自出生後家人發現其雙眼球上下頻繁顫動、吃奶時常常有嗆咳及返流現象, 張口時還可以看到口腔上(硬)齶部位有團粉紅色的肉。 孩子的異常讓家人十分著急, 在當地醫院就診檢查, 結果確診為“先天性齶裂、重度腦膜腦膨出”。

腦膜腦膨出是顱裂畸形的一種, 是指顱內結構通過顱骨缺損處向外突出。 日前, 小彬彬輾轉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就診,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邱前輝檢查發現, 小彬彬硬齶、軟齶中線處自前向後缺損約3X2cm大小, 屬於重度先天性齶裂。 較薄的腦膜自顱底突出至齶部缺損處, 也就是孩子口腔裡那塊粉紅色的肉。 影像學檢查還顯示:腦膜向下凸顯經顱底突入鼻腔-鼻咽腔, 同時突入顱外部分與腦室相通。 也就是說, 孩子腦膜不僅從口腔膨出, 並且還佔據了孩子的左鼻腔, 孩子吃奶嗆咳正是由此而起。

口內入路 加固腦膜

邱前輝決定, 為孩子進行手術治療, 但由於小彬彬同時患有重度貧血, 直接手術風險太大。

經過兒科會診後的積極治療, 一個月後, 孩子的貧血狀態改善到符合手術要求。

由於患兒顱底缺損大、年齡小, 突出顱外組織薄, 且與腦室直接相通, 耳鼻喉科與神經外科會診, 一致認為傳統開顱手術方法難以修復及加固顱底缺損, 而且可能導致難以癒合的腦脊液漏而威脅其生命。 最後多學科決定, 經口內入路手術, 採用膨出的腦膜折疊縫合後切除多餘部分, 再以外貼人工腦膜加固方法。 這樣, 加固後的腦膜增加了厚度和抗壓度, 不再從缺口處膨出, 手術後, 小彬彬恢復良好, 吃奶也與正常孩子一樣暢順了。